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面对生死,如何抉择?中国航天员这样作答!

任何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任何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任何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真谛……
近日,我们的太空开设“太空特稿”专栏,与大家分享那些不为人知的航天故事,参悟那些不起眼的生活哲理。
上个月,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化成一团灿烂的烟火,结束了华丽的一生。
航天器有自己的寿命,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最有意义而的事情。那么面对生与死的选择,航天员们怎样作答呢?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CCTV-1《瞬间中国》节目中的自白,道出了航天员筑梦九天的辉煌背后,是一次次的生死冒险。
 生死生死,生与死之间,便是一生。而拥有大志向的人,却连生死也看淡。
2003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多事之年。农历大年初一,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5月4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降落时偏离预定着陆区;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发生爆炸,21名航天同行当场遇难……
此时,中国航天员正在备战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担心世界航天接连失利的阴霾会造成影响,领导把航天员召集在一起,听听想法、鼓鼓劲儿。
没想到,座谈会变成了群情激昂的请战会。张晓光第一个站起来说:“舍我其谁!”
张晓光出舱后向欢迎的人们致意 秦宪安 摄接着,李庆龙的发言字字铿锵,令在场人员热血沸腾:“我是飞行员出身,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任何风险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 
李庆龙
军人出征,生死不定。直面生死,方能向死而生。
2003年10月12日,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就要告别亲人、战友,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头一天晚上,杨利伟特意回了趟家。平时,家里的电子闹钟都是他调,他就拿起闹钟对妻子张玉梅说,“我走了,你也不会调表,我教教你吧”。说得似乎很随意,但他其实是想了很久才说出来的。张玉梅一下就听出了他的意思,一把抢过闹钟,坚决地说:“不,我等你回来给我调!”
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的早晨,杨利伟提前15分钟到达发射架平台上,面前就是载着神舟飞船的长征火箭,这480多吨重的火箭中有430多吨是燃料,一旦出现意外,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在零号指挥员下达倒计时口令时,杨利伟情不自禁地敬了个军礼,表达他的自信和决心。
执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准备出征 秦宪安 摄在飞船发射的上升阶段,发动机与箭体产生共振形成强烈振动。飞船内的杨利伟感到五脏六腑似乎都要被震碎了,他感觉自己快要顶不住了。但他依然盯着计时器,算着时间,心想就算牺牲了也要记录下这个过程,供科研人员改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 秦宪安 摄持续了26秒共振之后,飞船飞出大气层,整流罩打开,阳光照得杨利伟不由自主眨了下眼睛。这时,就听地面指挥大厅有人在喊:“你看,他还活着!他的眼睛在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