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韩愈:一个孤儿怎么能当上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他一辈子都是硬汉!

2023-04-02人物志韩愈唐宋八大家唐朝名仕。 来源:百合文库
一个家族出一个当官的并不难,难的是一千多年都出当官的。韩愈,就出生于这样的世家。
据说,他祖上是西汉三哥中的韩信。
韩愈排行老三,老爹是大唐皇家图书馆的馆长。他原本只需要努力发育,剩下的任务就是享受生活。
可惜,老韩家被拉闸断电了。
韩愈出生两个月,娘没了;三岁时,爹也死了。小韩愈抱着奶瓶眼珠子乱转,他不明白人们为啥都盯着自己看。
一个三岁的小孩,还不懂得孤儿意味着什么。
父母双亡后,大哥韩会担当监护人,他比韩愈大30岁。
韩会的才华和学识都很高,在宫里给皇帝当秘书。他让妻子照养幼弟,自己下班后教他读书识字。
长兄如父,韩会就像当年父亲教导自己那般,
将这份家庭文化又教给韩愈。传承,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渐渐长大的韩愈,总觉得生活好像缺了些什么。
失去父辈的庇护,年轻的韩会在朝局斗争中犹如一叶孤舟。
韩愈9岁时,韩会在大清洗中受到牵连,被赶去广东做个小市长。韩愈和侄子韩老成(十二郎),跟着兄嫂千里搬家。
3年后,韩会病死在工作岗位上。妻子郑氏雇辆马车拉着丈夫的遗体,带上儿子和韩愈回到河南老家。
在韩会的追悼会上,郑氏对12岁的韩愈说:“今后,嫂子就是你的监护人!”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股价持续暴跌。不光周边的吐蕃、回纥吐槽挑衅,连境内州县都没事造反玩。
河南乱的没法呆了,郑氏带着两个小孩颠沛流离,一路跑到安徽宣城才落下脚。她四处打短工,养活着韩家后人。
长嫂如母,郑氏用女性独有的温暖养护着韩愈,生活清苦却不失坚毅品行。家教,其实就是言传身教。
然而,已经长大的韩愈,终于明白生活缺的是什么。
天底下任何事物都有替代,唯独父母之爱无可替代。自幼缺失双亲的韩愈,终其一生都是精神上的孤儿。
父母在,即便你年龄再大,都可以乱发脾气。
父母亡,即便你年龄再小,也没法撒娇任性。
韩愈自小心性坚强,读书干活用尽十二分力气。别家的小朋友吃饭都要哄,他长这么大连动画片都没看过。
真是懂事到让人心疼!韩愈努力的原因很简单:他想报答苦命的嫂子。
786年,18岁的韩愈刚拿上成人身份证,就买了去往长安的车票。
郑氏:退之,京城不好混了就回来
韩愈:待我功成名就,回来接嫂子享福。
韩愈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也拉开自己曲折命运的序幕。
走到山西时,他遇上堂兄韩弇。韩弇中过进士,在猛人浑瑊手下做事。他给领导推荐韩愈,浑瑊却没当回事。
韩愈没找到工作,就想着去长安考个文凭。第一次科考失败了,韩愈穷的连招待所都住不起。
他正准备再去韩弇那混饭吃,却听说堂兄和吐蕃谈判时被杀了。
韩愈四处筹借回家的路费时,认识了北平王马遂。老马觉得这小伙不错,就给他弄个临时工干干。
韩愈的生存问题解决了,他一边打杂一边上夜大。但接下来的两次科考,全都名落孙山。
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以韩愈的家庭状况,科考是他唯一的出路。
然而,韩愈的作文写得越漂亮,考试成绩就越差。因为科考要求写骈文,他却喜欢写古体散文。
792年,韩愈第四次走进考场。这次倒是考中进士,但政策却变了。这几年进士扩招泛滥,朝廷没那么多工作岗位。
要想参加工作,进士们还得通过各部门的自主考试。韩愈只能继续申报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结果再次落榜。
就在韩愈心情和生活最差劲的时候,嫂子死了。
韩愈奔回老家,长跪在嫂子灵堂前。不管内心如何痛苦或不甘,眼下能做的只有为她守孝5个月。
韩愈接连又考了两次,还是不及格。他觉得这种选拔不公平,就给宰相写了三次建议书,全被领导家属当手纸用了。
嫂子的三周年都过了,韩大进士却还是无业游民。他干脆去洛阳游荡,撞上了节度使董晋。
老董觉得这小伙有才,就让韩愈做了观察推官。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基层岗位,但多少有点稳定收入。
这一年,韩愈28岁。
3年后,董晋死了,韩愈等人送领导的灵枢归乡。他前脚刚走就爆发兵变,留守的同事全被弄死了。
韩愈失业了,不过毕竟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很快就到节度使张建封那去上班。
虽然韩愈处理政务的水平不咋滴,但老张喜欢他的脾性,经常派他去京城汇报工作。
韩愈干着乌七八糟的杂事,心情郁闷无比。他写的《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801年,33岁的韩愈终于通过吏部考试,被分配做国子监四门博士。名字听着很霸气,其实就是个招生老师。
韩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写出千古名篇《师说》: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
此文一出,各大门户网站争相转载,大唐教育界炸锅了。很多老学究坐不住了,韩愈这是来打脸的啊。
师不必贤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你让那些专家博导,以后如何在门生眼里维持权威体面?
韩愈从来就不是谄媚之人,他以道统为己任,他的坚毅才刚刚开始。
2年后,韩愈升任监察御史。那年正逢关中大旱,饥荒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而当地领导李实却隐瞒不报。
李实给皇帝吹业绩:今年粮食亩产过万,大家都说自己很幸福,还有帮老娘们天天站十字路口唱唐歌...
韩愈非常愤怒,他写下《论天旱人饥状》: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伐树以纳税钱。
李实急眼了,用公款买水军到处诬陷韩愈。很快,韩愈就被贬到广东阳山当县长。
805年,唐宪宗上位,韩愈才被召回长安。此后8年间,他就像坐了电梯般升降频繁,几乎每年都要换岗位。
这些年,韩愈最稳定的合作伙伴是搬家公司。身影飘忽不定,心意却坚定守一,他写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宰相看完这篇金句满地的名作,大腿一拍让韩愈编修《顺宗实录》。唐顺宗上班共计不满一年,韩愈硬是凑出5卷内容。
唐宪宗对老爹的传记很满意,大腿一拍让韩愈当了中书舍人。
817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了,临死让儿子吴元济接班。宪宗很生气:我特么还活着呢,咱俩到底谁是老大?
唐老板安排裴度去收拾小吴,老裴带着韩愈等人奔向蔡州。韩愈察看地形后,申请带兵实施斩首计划。
老裴觉得韩愈出谋划策还行,带兵打仗有点不靠谱。结果,李愬用这套方案活捉了吴元济。
有人对韩愈说:真可惜!你算出来的彩票号码,却让别人拿去中了500万。
吴元济是搞定了,但隔壁的王承宗也不老实。韩愈写了篇劝降信,老王看完后咣叽就跪了。
收回50年割据的淮西,唐老板很高兴。韩愈被提升刑部侍郎,兼任篆刻《平淮西碑》工程总策划。
两月之后,韩愈刻好碑文。揭幕仪式上大家都很满意,唯独李愬的媳妇不爽。
我老公是大唐名将
我老公活捉吴元济
我老公平定了淮西
我老公.....
为啥碑文上我老公只是个龙套?
李愬媳妇是皇亲国戚,辈分比唐老板还高。宪宗只得磨掉韩愈的碑文,找个翰林学士连夜重写一篇。
这一年,韩愈49岁。官场沉沦和岁月流逝,都没能消磨他的心性。
819年,是法门寺佛骨开放年。这场每隔三十年举办一次的盛会,撩动着唐宪宗的心弦。
我常年加班不休息,才勉强打造出“ 元和中兴”。照这节奏就算干到死,也恢复不了大唐往昔的荣耀。
要是佛祖能帮帮忙该多好啊!
唐宪宗划拨四万亿专项经费,准备将佛骨迎到长安。他不光要用佛光凝聚人心,更期待佛力加持李家王朝。
韩愈强烈反对!他一生都被命运按在水泥地上摩擦,肯定不会信佛,最关键的是:太烧钱了!
皇帝召开早会,韩愈递交《谏迎佛骨表》。原文极其辛辣,大概分为五段:
1.迷佛的皇帝不是短命就是惨死(汉明帝、梁武帝等)
2.搞得百姓不务正业(解衣散钱,老少奔波,弃其业次)
3.佛的出身不正(佛本夷狄..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4.给皇帝的建议(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
5.结束语(佛如有灵,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臣不怨悔)
唐宪宗看完暴怒,血压瞬间飚到280。要不是裴度拉着,当场就要弄死韩愈:有事说事,你咒我短命干啥?
文武百官全都跪下求情,唐宪宗这才没杀得了韩愈。他掏出大唐势力范围表,找到最偏远的地方。
韩愈,马不停蹄地滚去潮州!
正月十四那天,51岁的韩愈卷着铺盖走出长安。翻越秦岭时大雪纷飞,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只有侄子韩湘赶来送行。
听到长安城里张灯结彩,百姓争相庆祝佛骨巡回展。韩愈悲愤之余,写下名扬千古的送别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本就严重早衰(吾年未四十,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恐旦暮死)。
这首诗,他是当遗书写的。
被贬潮州这事,对韩愈来说很悲催,当地百姓却捡宝了。
韩愈来到潮州,一路所见尽是蛮荒和贫穷。以往被贬来的官员要么意志消沉,要么托关系求调走。
因为这里穷,所以皇帝罚最讨厌的人来
因为皇帝罚最讨厌的人来,更没心情做实事,所以这里穷。
因果互生,这里渐渐变成天然罚场。但是,当地人何错之有?
韩愈自幼尝尽生活困苦,他想要改造这片旧世界。经过各项整治,当地生活文化水平提升了许多。
人们感念韩愈的功德,将本地山河改名为韩山、韩江。这才是民意,不像某些领导题完词就坐等开席。
821年,唐穆宗继位,韩愈回到京城当兵部侍郎。上班没几天就摊上事了,朝廷派到镇州的节度使,被当地兵团杀了。
既然是兵变,就交给兵部处理吧!韩愈被派去和王庭凑谈判,很多人预感他会死在那里。
就像40年前,叛军李希烈勒死了颜真卿那样(见秦岭一白.颜真卿篇)
唐穆宗有点不好意思。韩愈一辈子颠沛漂泊,刚回长安屁股还没坐热,就要出去给他擦屁股。
穆宗:你过去先别见老王,看具体情况再说,安全第一。
韩愈:谢老板关心,个人生死事小,国家任务第一。
韩愈进入军营后,王庭凑的部下露出一身五花肉,在他面前挥刀耍剑。他们想吓唬这个文人,韩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王庭凑问了他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韩愈:你闭嘴!先回答我三个问题!
1.安禄山、史思明、吴元济,这些造反头目哪个不是断子绝孙?
2.刘悟、李祐,这些造反途中投降的,哪个没当上节度使?
3.你老子都听大唐的话,你小子造什么反?
韩愈不卑不亢的一番长谈,听得王庭凑心悦诚服,连忙吩咐后厨多加几个硬菜。
一场叛乱就这么消弭了。这一年,韩愈54岁。
韩愈出差回来就当了长安市长,没多久却被李绅弹劾。就是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人品非常差劲(见秦岭一白.李绅篇)
韩愈当然不服软,两个才子吵架都是金句四射。宰相李逢吉跑来和稀泥,将两人各打五十大板,韩愈被降为兵部侍郎。
一夜回到谈判前!韩愈又回到老岗位,叛军大营真是白去了。
824年,韩愈深感体力不支,请了病假回家休养。
4个月后,韩愈病逝,终年56岁。
260年后,苏轼尊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上天从一个人身上夺走的,必定会换个方式还给他。问题是:上天准备交还的时候,当初的那个你还在吗?
历经磨难,韩愈的初心一直都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