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章惇——一个你不认识的人

2023-04-02北宋党争苏轼章惇 来源:百合文库
本文转自贴吧http://tieba.baidu.com/p/6169925524?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0.2.8.8&st=1561263360&unique=AFF54D282434E223A7485A320DD8E5EC
我看没几个人知道章惇,也没几个人喜欢章惇,我就想说两句,不求其他人喜欢,只求我自己写得痛快。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我并没有去刻意翻看《宋史》,只是从一些电视剧、书本中整理出我脑海中章惇的形象。
章惇是一个私生子,在宋朝,大户人家可以养外宅,以我看来,或许章惇连外宅所生都算不上,是个没有身份的孩子(既然要写章子厚的励志史,就尽量起点低一点。)章子厚长得很帅。
章子厚文采也很高,也很努力,因此进士及第,名次也很高。但他不是柳永,苏轼等人一样的风流人物,似乎与当时那个附庸风雅的时代不融,他也没有太多朋友,挚友唯子瞻耳。
他,他们,进京赶考,于是,他认识了苏子瞻,认识了苏子由,认识了一干有着相同抱负的人。他们,没有其它,有的只是一腔热血。
章惇的命运绝对不比苏子瞻好,他和子瞻一样,支持变法,反对做法,且为人正直。他不善恭维,出身不好,人品似乎也没有多么突出,因此为王安石不喜;加之他正直,且嘴上功夫了得,又得罪了王安石身边的小人,因此被排挤在外,同苏轼一样,同时被奸人排挤的还有苏子由。
苏子由和章惇都是懂得韬晦的人,唯有子瞻,仍然我行我素。
于是,章惇在地方上任职,不仅有政绩,更立有军功。王安石变法被小人利用,我想,他应是在地方上化解了那些小人的的私己之举的。然而因何他的名头没有子瞻和子由响亮,大概因为他不好附庸风雅。
因政绩斐然,小人们的注意力又都在苏轼身上,因此章子厚顺利回京。刚刚回京,立足未稳,便遇上乌台诗案,他毫无顾忌的站出来痛斥奸臣,替苏轼说话,因此又得罪了不少人,可有就是有,无就是无,章子厚的原则也很强啊。
再后来,他更是奏请调苏轼回京任职。官也最大了,顺利引起了小人们的注意。
于是,他们设计构陷章惇,章惇却与苏轼不同,他同时也拿出奸险之徒的罪证,顺利保全自己之余,也大伤贼子们的元气(也不乏神宗的助力)。
神宗不久后便归天了,高滔滔重用司马光、苏子由,并且终于召回了苏子瞻。章惇因不满司马光尽费王安石之法,又得罪了元祐党人被贬,而苏轼却没有说一句话,莫非顾忌子由?
没有人知道章惇在那九年中经历了什么,哲宗亲政后,召他回京,沉积多年的怨愤、才能无处施展的怨愤,一股脑儿全部倾泻出来,此时的他俨然王安石、司马光,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党争中心地带,更没有想到自己在党争。他疯狂报复,其中也包括子由,他把子由害惨了呀。(我到现在还不知道章惇与苏轼什么时候反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