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的真正结局,都隐藏在她的一首诗里

2023-04-02红楼梦脂砚斋妙玉 来源:百合文库
中秋夜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联诗,联出自身命运的谶语时,妙玉突然出现,然后她们同到栊翠庵中,妙玉在两人之联后续了一篇。
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
这是妙玉全书唯一的一首诗,前有关于黛玉湘云气数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后面接着妙玉所云的“本来面目”、“真情真事”,不由得让人心生联想。
再仔细分析妙玉的诗,便更觉得大藏深意。
先看她的诗: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非常奇特的是首句是燃香,末句是烹茶。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中,同样是闻香喝茶。
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
……
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
妙玉的诗,起句是群芳之髓,末句是千红一哭,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巧合。
脂冰腻玉盆这句和咏海棠诗的句子非常相似。宝钗有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黛玉有碾冰为土玉为盆。
箫增嫠妇泣此句出自东坡大爷的《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孤舟嫠妇这个形象怎么看怎么像湘云,湘云判词明确表示出她守寡的命运,湘江水逝、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都延伸到船。但也有可能是探春,因为探春判词上明确有乘船哭泣。
衾倩侍儿温这一句较为模糊,宝玉曾有抱衾婢至舒金凤、拥衾不耐笑言频等诗句。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这一句明确写了一个现象,就是卧室无人。凤凰和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但这里出现的都只是其中一个,红灯帐底卧鸳鸯,但帐里是空的。屏风也是闲闲放置,甚至遮挡住了鸳。
这个场景无外乎这几个解释:人亡物在、离别未归、分居寂寞。
迎春之死、李纨孀居、宝钗婚后不顺,都可以对应这个场景。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这里出现了两个意向:苔和竹。竹毫无疑义,指的是潇湘馆,到秋阴霜飞的时候,谁会去扪竹?而青苔在大观园里是常见的,试才题对额时,一进园子就看到苔藓成斑。宝玉到栊翠庵折梅,也有“衣上犹沾佛院苔”。潇湘馆也有青苔: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
苔滑,有专门的描写,刘姥姥进潇湘馆: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走土地。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
结果刘姥姥就摔倒了。所以这一句是单指潇湘馆,那么能与黛玉并列,上一句的空帐和闲屏必然是单指宝钗。于是这两句就串起来了,那边空帐的人来到了潇湘馆。而潇湘馆已经人去楼空了。也就是说,黛玉死后,宝玉娶了宝钗,出现了空对着山中高士,终不忘世外仙姝的情景。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这一句也很模糊,沼与原不知何指,但我找到一句宋诗:萦纡通邃径,寂历远嚣尘。所以大概是说走过回旋曲折之沼,最终到达寂寞凄清之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这一句乍看很奇怪,实际联系前文,非常明显。第五回,宝玉到达迷津时看到的和经历的。他看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警幻告诉他这里是迷津: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
木居士是指木头雕刻的神像,灰侍者无考,侍者是僧人的随从,而灰很费解,有人认为是拜佛时的香灰。总之木居士与灰侍者,都可看为是神。鬼就更好解了,迷津内有很多夜叉海鬼。而宝玉,就是那块顽石,他也是奇石。
我个人猜测,宝玉幼时梦中到达迷津,被夜叉海鬼拉下去,他后来还会真实经历一次,那时候木居士与灰侍者会救他,于是出现神鬼之搏。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先明白赑屃和罘罳。赑屃也叫霸下,是一种喜欢负重的神兽,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罘罳有三个意思: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指室内的屏风。
赑屃被晨光穿透了,这像是一个隐喻,个人猜测意为四大家族被某种强大的光穿透,比如被朝廷盯上。屯有卷、包、围的意思,也有驻扎、戍守的意思,还有阻塞的意思。如果罘罳作防御建筑讲,那就是说在晨露之中开始积聚力量防御。如果罘罳作丝网讲,那就是说在晨露之中被包围起来。如果罘罳作屏风讲,那就是在晨露之中用屏风阻挡。
不管怎么讲,这一句都是贾府被抄家的描述。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收尾·飞鸟各投林》里有: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脂批与“树倒猢狲散”反照。这一句即是败象之后的情景。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表面意思很好理解,对岔路很熟悉怎么会忘记路径,知晓泉水就不会追问它的源头。但后面接的一句就很奇怪: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前面分明已写了飞鸟各投林与树倒猢狲散,为什么栊翠庵还有钟鸣,稻香村还有鸡唱呢?
难道是说,在抄家的时候,栊翠庵与稻香村被完好保留了?如果栊翠庵与稻香村真的无碍,原因就一定是上面那句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歧一种意思是指岔路,还有一种指正式或正当途径以外的其他途径。
朱熹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句子。
所以这一句里包含了一些不可说的东西,但缺乏佐证,或者是我陷入死角还没能想明白。
后面的几句没有特别的指向,像是要掩盖这首诗的引申,表述为单纯的中秋夜联诗。但诗中描写与很多文中伏笔呼应强烈,反而欲盖弥彰了。
--------丸---------
文:祁门小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