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言二拍”里的那些痴男怨女(一)——蒋兴哥


所谓“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冯梦龙所编撰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所著《初刻拍案惊奇》以及《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三言二拍”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收录在其中的故事大多是描写市井生活,男女情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在文学上反映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商人的形象也开始慢慢的走进文学的长廊。
关于“三言二拍”就简单介绍这么多,下面进入正题。
《喻世明言》蒋兴哥是《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主人公,九岁死了母亲,父亲则是一个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
生的十分清秀,应对聪明,由于随父行商,学的乖巧伶俐,生意行中,百般都会。
而妻子王三巧也是
娇资艳质,如花似玉
蒋兴哥也是人才整齐,真可谓一对璧人
17岁时,父亲因病亡故,第二年,娶王三巧为妻。新婚初期,一对新人天天成双捉对,形影相随,如胶似漆。但可惜好景不长,毕竟蒋兴哥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并没有沉溺于妻子的柔情缱绻,最后还是以事业为重,选择去广东拿回父亲的资产,但一说到行程的诸多困难和将要夫妻久别,教蒋兴哥如何舍得,蒋兴哥内心十分矛盾,事业和爱情,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呀。白居易有诗“商人重利轻别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但是这也是迫于生计,毕竟婚姻的维系也得靠物质来维持。在万般无奈之下,蒋兴哥还是最后竭力说服了妻子,奔向自己的事业。
但是世事无常,岂料蒋兴哥在那里接连生病,耽搁行程半年之久,这一耽搁,就让身在远方的娇妻有点坐不住了,本来是约定好返回之期的,如今延误,王三巧心急,怕丈夫出事,然后这时候恰巧又被人垂涎,落入别人圈套,与人私通。(这里的情节与《水浒传》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晴颇为相似)蒋兴哥回家途中恰好遇到了王三巧的姘夫陈大郎,陈大郎与蒋兴哥一见如故,就把王三巧赠与他的珍珠衫显露了出来,蒋兴哥一看这不正是自家祖传的珍珠衫吗?令蒋兴哥万万没想到得是自己两年未归,自己的妻子竟然与他人私通。蒋兴哥一时不禁越想越气恼,但为了保住妻子的颜面,悄无声息的把王三巧休会娘家,即便为此收到丈人责难,他也坚持维护妻子的颜面,不肯明说。后王三巧改嫁,蒋兴哥甚至还把王三巧嫁给他时的十六箱细软送去当做陪嫁。
在封建礼教那么严格的社会环境下,男尊女卑是十分盛行的。对于红杏出墙这种事情,古代男子一般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打脚踢,甚至拔刀杀害。但是蒋兴哥面对妻子的失足,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宽容和谅解,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深厚情感,即便在妻子改嫁后,最后妻子痛悔前非舍命救夫,在后夫的成全下,又破镜重圆,团圆到老。
蒋兴哥这一人物形象的魅力在于,他不同于传统上“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的观念所谓的“大丈夫”,他对妻子是充分尊重的,即便妻子有错在身,他也尊重妻子的人格,捍卫妻子的尊严,并给予妻子充分的理解与关怀,也为王三巧后面痛悔前非,两人重归于好奠定了感情基础。体现出历史进步的思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