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南浔故事集第六弹!《张颂贤暴发盐引票》

2023-04-02日常旅游小说连载 来源:百合文库
写在前面:南浔故事集来啦!这个系列是由咱们南寻实践团在南浔古镇得到的灵感而衍生出来的,故事都是由真实事件或者历史事件改编而来,中间包含着我们的想象和感悟,希望大家在读完之后可以感受到来自南浔的风嗷~如果喜欢这个系列,就请关注我们叭~
张颂贤暴发盐引票
李德兴
同治初年,太平军在杭,嘉,湖与清军连年争战,百姓流离失所,一派萧条景象。
杭州城里小粉墙,有一盐店“朱恒源“,是杭州最大的盐号。店里到处堆满了盐,却没有一个人来买,只见朱老板在门口踏进踏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急的倒不是这店中积压的盐,而是他手中积压了一批盐引票。
盐业是由政府统辖的,盐引票是官府分配给盐号、盐商以资金购来的提货凭证,一年的本钱和货源全在这引票上。然而战乱之中生意难做,盐卖不出去,盐引票也不值钱了。
朱老板心急如焚,若去把盐提回来,哪有这么大的仓库来堆存?而且卖不出去反而受潮;想把引票抛售又没人要,眼看着万张引票价值锐减,再这样下去是要把老本蚀光的啊!
朱老板正一筹莫展,整门外进来身穿丝绸棉袍的中年人,双手一摊:“朱老板,在下张颂贤,闻悉朱老板意欲抛售盐引票,愿为朱老板分忧。”
真是天降及时雨,朱老板求之不得:“张老板快请坐,请用茶。”
这位张颂贤乃是湖州南浔人,祖上经商。传至张颂贤手上,专营丝业,开设“恒和“丝行。因辑里丝畅销,家资渐丰,并在上海开有丝行分号。这天路过杭州,闻知盐商手中的引票暴跌之事,不由心中一动:盐业经营一直是官府把持,只有经批准经营的民营私业才能发给盐引票,如今何不趁此机会买一个盐商商号,从事盐业经营呢?于是四下打听,得知大商号“朱恒源”急于抛售一大批盐引票,就来找朱老板。
“朱老板,贵店货物大批积压,生意难于维持,不如把商号转让于我,盐引票我也全部包购。“朱老板考虑再三,看来别无出路,也就答应了。一番讨价还价,张颂贤以十万银元将商号店面和盐引票全部买下,即将商号改为”张恒源“。
十万银元虽很便宜,但买来放着亏本又有什么合算?手下人和朋友都替他担心。他却心有成竹,命人买进大批七石缸,把所有卸开的盐堆进缸里,然后然后留下伙计看管店堂.保管尚未受福的起包。自己立刻赶赴上海,在大庆里买下一间房子,挂出了“张恒酒经务总管理处”的招牌,让自己的外甥李联仙担任总经理。随即又回杭州,将盐引票陆续提货,少量运到湖州城销售,大部分运往上海囤积起来。
正在往返运盐中,一日,押运盐包的伙计忽然上气不接下气的跑来向张颂贤报告:“船到码头,盐包被抢了!”
张颂贤急忙赶到货运码头, 只见地上乱七八糟全是盐包,有的已被拆开,白花花的盐撒得满地皆是。张颂贤一时间也摸不透是谁捣乱。看管货物的伙计忙上前告知经过,原来抢包的是一些机饿难忍的难民,错把盐包当米包,拼死来抢一点教命粮,谁知打开一看是盐,于是丢下就逃,实是虚惊一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