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交流一下写作心得吧(2)

2023-04-02历史交流小说写作 来源:百合文库
另一方面,他的家乡在代国,祖籍是赵国人,都与匈奴相邻,而且和常年与匈奴打交道的魏尚又是多年好友,所以他了解匈奴习性也是合理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二章中,汉文帝在听到冯唐的陈述后,也打开了心扉。开始对众人(主要是冯唐)倾诉心中的苦闷。
在他的陈述中,提到了四个人:分别是晁错。济北王刘兴居,贾谊,吴王刘濞(bi)。
因为先秦两汉时期,多是以官职爵位来称呼大臣的。所以一开始在文中,皇帝称贾谊为贾太傅,晁错称之为中大夫。
可是后面对照史料时发现,晁错是在这之后被擢升为中大夫的,当时的职位应该是门大夫,因此我改为了晁大夫。
第二个是贾谊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这个是无疑的。但是吴王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来朝见的,这个我不知道了。
《吴王濞传》中好像并未提及,只说孝文时吴王因为其世子无礼,被太子打死而怀恨在心,不来朝见。但这是在汉文帝十四年之前还是之后,没法判断。
后面在仔细读《吴王濞传》的时候,终于得到可靠依据。 应高在吴楚叛乱前说:“吴王身有内病,不能朝请二十於年”。因此,我才终于确定,吴王是在汉文帝十四年之前开始不来朝见的。
第三章内容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第四章基本是《史记》上的原文,我只是做了少量的加工。
但这里却有一个比较容易犯错的点。相较于两汉,多数人可能更熟悉三国,所以都知道,郡的长官都称太守,所以我一开始说魏尚是太守。可是后面发现好像不对,于是我又百度了资料,发现自先秦设立郡县以来,郡的的长官都是称郡守的,直到汉景帝才改称太守。因此,后面才改回了郡守的称呼。
直到第五章的时候,我又做了比较大的改动。冯唐说完那些话后,接下来的事情,《史记》上只有短短两句话。
“文帝说(通‘悦’),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所以,按照史书来看的话,冯唐应该是直接拿着皇帝的信节去魏尚,并重新起用他的。
但我给他加了诏书的情节,这肯定是找不到诏书原文的。因此,我只能仿照《文帝本纪》里的诏书“伪造”一份了。关于诏书里提到的“赏赐五百金”,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为什么给他这么多呢?这里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我留在下篇文章来讲一下。
还有一个点我想说一下,我发现即使是读了我文章的小伙伴可能也没注意到,那就是皇帝在与大臣交谈的过程中,一会儿自称朕,一会儿自称我,这是什么原因呢?电视上的皇帝不是一直自称朕的吗?这里是不是打错了?关于这个,我来解释一下。
首先呢,在史书原文里,皇帝交谈几乎是没有自称朕的,而多是用“吾”。而且在皇帝的正式诏书中,也会发现并不是一直用“朕”这个词。另外,就是我自己的一个设计想法了,我一开始是想给文帝塑造描写两个面的。
一方面,他是一国之君,是受万民敬仰和依靠的皇帝;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凡人,是母亲的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父亲,是哥哥。所以我原本是打算,让他以皇帝身份的时候,就自称为“朕”,流露出普通人情感的时候就自称“我”。
但后面由于时间仓促,我就不自觉的丢掉了这个设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