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读后】活着的样子

2023-04-02原创杂谈读后感《活着》 来源:百合文库
遇到一本好书真的需要些缘分,前些日子在图书馆里偶然看到余华的《活着》,便借了来。
《活着》一共有5篇自序。在日文版自序里,他提到“生活”和“幸存”的区别——他说“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是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这大概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人称叙述方式选择的重要性。就如同我们在看这本书时,会觉得福贵的一生太过于悲惨,然而我们都不是福贵,我们不知道福贵自己其实也曾为些什么欢喜过,也会为些什么感到快乐。所以,只有通过福贵来叙述自己的一生,才能体会到他这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读的时候,我会随着福贵的悲而难过,随着他们的喜而轻松。
而作者也是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身份特征,几乎没有华丽的描写,只是平实的叙述,用大白话式的语言将这一生缓缓道来。
我特意空出一大段时间来读这本书,读完之后真的认为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你一定不能用零零散散的碎片时间以消遣的心态来读它,须要一口气读完,才能深刻体会到福贵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此读完之后,我感觉到一种直捶胸口的钝力。小说第一次把我眼泪给逼出来的地方是在有庆死了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他真的会死,甚至幻想只是医生弄错了,但事实是有庆的确死了。这让我更加明确我在看的不是一本虚幻小说或者狗血的电视剧。这是现实,这就是生活,它不是戏剧,却充满戏剧性,根本就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上午还是活生生的孩子,下午就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而你没有办法,不能让他起死回生。小说里这一部分对失去儿子的悲伤的描写也恰到好处,不会过分渲染、夸张,就只是福贵的反应,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失去儿子的反应。这几年经历了几次乡下亲戚的白事,看到那些失去至亲的人们的反应也大抵和福贵一样。
而后日子还将继续过,福贵也会因凤霞的出嫁感到高兴,也会时不时想起自己的儿子——可惜、后悔。“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福贵想不到自己能活得这样长久,村里人也都想不到那头叫福贵的老牛也能活得这样长久。
有人戏说这部小说完美展现了各种各样的死法——有热心献血过多而死的,有难产而死的,有被工地石板压死的,还有被撑死的。书名是《活着》,但却写了这么多死亡,故意而为也好,夸张叙事也罢,可这却让我觉得更加真实。人都是一半在泥沼里,一半在星空中,每个人活着都是挣扎,都不容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我们都不能确定,所以在泥沼里挣扎的时候要抬头仰望星空,才不至于深深陷入难以自拔,才能活着。
这大概就是日子,大概就是生活,大概就是活着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