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第一卷 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四章 神庙思过

官家听赵元凌说得有理,便要他接着说下去,高俅也只好缄口不言。
“爹爹,前些日,林教头带着他家娘子到岳庙里还愿,却不料想被太尉家的衙内戏弄,林教头认得是高衙内,便将此事按下不提。而后几日,那高衙内更是费尽心机,定要人满足他的贪色之心。就在昨日,林教头在街市上买得一把宝刀,却不知为何——”赵元凌边说着边瞧高俅的脸色,见他脸上阵黑阵白,朗声道:“却不知为何,第二日早晨便有殿帅府的两名承局到教头家中传唤,称太尉听说教头得了把好刀,要将去比看。那两名承局引着教头进了殿帅府,连称太尉在内等候,骗得他进了白虎堂,太尉便从暗处走出,不听教头辩解,便将人押至开封府。这些都是儿子从一个当案孔目处得来的消息,请圣上明察教头冤屈!”
高俅忙辩解道:“虽说那教头是殿下的恩人,可也不该罔顾法度啊。”
官家更糊涂了:“你二人的说辞却怎无半点儿相似处啊?高俅,你且将你那套说辞再说一遍。”
高俅便道:“陛下,确如臣先前所言,那教头迟到殿帅府,臣罚笞四十,他便怀恨在心,要置臣于死地啊。因此臣捉了他,解往开封府。伏祈陛下圣裁。”
官家捻须道:“你二人对于那教头带刀进入白虎堂倒都说确有其事,看来那的确是真。至于这进入白虎堂的目的却各执一词……着开封府仔细审理此案。”
得,这事儿还得落给开封府。
高俅赶忙谢恩,赵元凌却不是个善类,他仍然不依不饶:“陛下,却不问问太尉,那衙内今日是否重伤?”
官家正欲起身,却又听见赵元凌说出这件事来,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高俅,可有此事?”
高俅闻听赵元凌说到此事,便知衙内的伤拜赵元凌所赐,总之摊牌出来对自己有益无害,心说:这可是你自己往坑里跳,怪不得我了吧。他便承认下来,叫屈道:“是有这一回事,我这衙内虽非己出,但也颇孝顺,听说臣今日险些被暗害,便打算去大相国寺请个福旨给臣压惊,却不料路途中被几个市井小儿掳了去,送回来的时候……就被重伤了。”
“光天化日,竟敢公然掳掠重伤我太尉之子,实在是欺人太甚!”
高俅忙补充道:“陛下说的极是啊,区区几个街头无赖,必然不敢如此行事,定是有人有意为之。”
赵元凌道:“难不成是林冲使人所为么?林冲今晨就被押送至开封府了,如何作为?定是你家衙内平日坏事做尽,连那街头无赖也要为民除害了吧。”
“我儿重伤,肃王殿下又是从何处得知?”
官家也不是傻子,沉默不语那么些时候,算看出了些门道,道:“五哥儿,那些无赖莫非是你指派的?”
“官家恕罪……正是儿子指派,只是儿子平日里与那高衙内并无私怨,只为着林冲一事,是儿臣做事糊涂。可林冲一案事实不可歪曲,望陛下明察,还林冲一个公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官家明显有些不高兴了,道:“你好生糊涂,堂堂亲王,竟干出这等有辱祖宗面皮的事来!只你也说得不错,吩咐下去,还是着开封府仔细勘破,不得马虎。你,给我去景灵宫跪着,不得寡人准许,不准出来,也不准他人给你送饭!”
皇子因暗中找人伤害大臣之子以泄私愤,这终究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事,因此宫外的人都不知道,也没人敢传出去。
且不说赵元凌独自一个到景灵宫思过,单说这孙孔目,他姓孙,名定,为人最耿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作“孙佛儿”。他因收了肃王银两,且内心也踌躇,寻机找到府尹劝说道:“此事果是屈了林冲,且有肃王为他奔走,只可周全他。”
府尹道:“他做下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问他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怎周全得他?”
孙定道:“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 是高太尉家的。”
府尹道:“胡说!”
孙定道:“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
府尹道:“据你说时,林冲事怎地方便他,施行断遣?”
孙定道:“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府尹道:“如此,我等岂不恶了那高太尉?”
孙定道:“不打紧,若太尉硬要找我等错处,就把案卷交予肃王。”
府尹点头称好。
再说燕幽领了赵元凌的命,好不容易找到林冲家宅——
“林家娘子可在?”燕幽清清嗓子,扣门道。
却不防备从门内冲出一个胖大和尚来,提着禅杖便要搠燕幽,亏得燕幽机敏才躲过。那胖大和尚还要来搠,燕幽只好跳到树上道:“和尚,你好没理,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搠人,听我把话说完!……唉!”
那和尚未及收手,那棵树却被他一禅杖搠倒了。燕幽翻身跳下道:“我非太尉叫来的人,若是,怎会只我一个?还客客气气地敲门?”
那和尚方住手道:“那你是何人,来作甚?”
燕幽回望一眼那棵数,感叹一声:“好个胖大和尚,若不是我燕幽伸手敏捷,早被你搠死了,如何向我家王爷交代?”
这时从门内又出来一人,乃是一名老丈。
燕幽见了来人道:“想必这位便是林教头的泰山?小人乃是肃王小史,特来劝慰林娘子的。只是而今看来,你们都知晓林教头被捉下狱了?”
那老丈闻听燕幽之言,忙将他让进屋去,道:“原来是肃王小史,实在恕罪。这大和尚刚到汴京城,乃是小婿的朋友。小婿如今被下狱,他便赶来护卫这院子,恐怕高俅派人来闹事啊。”
燕幽道:“我家王爷也正有此意,叫我来稳住林娘子,切不可焦躁出乱子。王爷会尽力周全。”
那老丈道:“如今我等也商量着将出家中银两来上下打点。”
燕幽思忖片刻道:“也使得的,既然家中无事,我就先走了。”说着勾勾手指示意张教头借一步说话。
燕幽小声问道:“那胖大和尚可靠么?”
张教头点点头:“可靠, 可靠。”
那胖大和尚也不是善类,忙凑近了道:“你二人商谈何事不能让洒家知晓啊?”
燕幽观他是个爽朗人,便直言道:“小人这不是怕大师非林教头心腹,做不得看护林娘子的事么。小人多疑之心,还望大师海涵。”说着又对张教头道:“老丈,林娘子交给大师你可安心?”
“安心。”
“那这就随我去见我家王爷,做一处商议(幽啊,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家王爷我在跪祖宗呢)。”
燕幽带着那张教头到开封府,见开封府早已退堂,便安排张教头与牢头、节级斯见了,给与好处,林冲在牢下的日子也便好过些。且也从他们口里得知官家刚下旨,要严查此事,林教头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怎样,张教头才稍稍安心。燕幽以为赵元凌回了王府,便也领着张教头到王府去斯见。
他一回去,元彻的小史便拦住他告到:“方才宫里大官来报,说你家王爷进宫去给林教头求情,不知怎地竟被官家下令思过景灵宫,没官家的允许,不准人探视。”
燕幽急了,道:“这可如何是好?救人不着反把自己也给栽了!唉!”
元彻小史道:“你先别急,今日正是望日,我家王爷已进宫去打探了。”
燕幽随即对张教头道:“老丈啊,实在抱歉,如今我家王爷也还在大内出不来,不如你且先回去,若有消息我第一个通知你。”
张教头也没奈何,只好回去。
刚送走张教头,燕幽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便有门吏呈上一封书道:“幽哥儿,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送来的。”
燕幽接过信拆开来瞧,却原来是朱琏给赵元凌来的信,信上言及他爹今日进宫,已将自己许给了太子,并且告知赵元凌,日后勿要相见。
燕幽气愤道:“这什么呀!我们家王爷还没怎么样呢,就要往外飞了。”
再说元彻进宫以后,先径自去群玉殿找富氏。
“娘娘,哥哥而今在景灵宫思过,且出不来,如何是好?”
富氏是内宫之人,听到的消息自然比宫外的更早,也更真切。她正亲手做梅花饼,闻言道:“我看呐,五哥儿他就是自作孽,好端端的非与那高太尉争什么是非,如今倒是好,弄得咱一个个为他担忧。”
赵元冶也在一旁哭闹道:“娘娘,哥哥怎么了?是不是三哥害的哥哥?”(小家伙看来是跟三哥杠上了)
元彻急道:“娘娘,我听说爹爹不许任何人与哥哥斯见,还不许哥哥进食?”
富氏毕竟是长辈,遇事自然比他们沉着许多,一边安慰赵元冶一边道:“且不是这么个说法,咱们家五哥虽没有大哥、三哥、九哥那么风光,可也算是有圣眷的皇子,官家不会看他饿着。”说话间便唤来内监道:“把这食盒悄悄送去景灵宫,告诉五哥儿,叫他别担心。”
元彻接过食盒道:“娘娘,还是我来吧。”
ps:
其实高衙内是被割了。。。
有时候咱们拥有上帝视角,看每一个人都觉得他是傻子,然而当自己设身处地站在那个人的位置上,就不会再那么认为了。
近期迷上了崇祯皇帝,无怪他多疑,设身处地站在他的立场上(而且还不能带有现代人的思想),你就会体会到他的艰难。赵顼亦然。
孙孔目劝说府尹那一段,我没有改动,是按原著来的,既然有些地方要尊重原著,就尊重到底嘛(话说,这总不叫侵权吧~施耐庵)
推荐央版《水浒传》,真的非常棒,有很多细节处理得很好,比如宋江见官家“自带音响”,吴学究最后回梁山路过断金亭等细节,意蕴丰富,强推。而且……看央版水浒可以帮助厌食的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
唉,苦了我们家幽了。(突然发现赵元凌和燕幽这对主仆也极有cp感,啊,丧心病狂)。真是证明了啥样的主子带啥样的小史(小史即书童)
“燕幽清清嗓子”……你是不是会看成“燕清”呢?燕清☞燕青
燕幽自己身上有银子,吃饭问题可以自己解决。
“大官”指一种太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