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真兮假兮第二章

2023-05-15原创文学小说 来源:百合文库

真兮假兮第二章


第二章
原本每周三上这节课,教室是满不了的,这老师只给我们治安管理专业两个班上课,像我室友这样的不少。这节课来了好多新面孔,女性的气息略微多了一点点。
本来我是坐在中间的位置,看着人越来越多,就跑到了后面 总感觉会有点难得的安逸。
看着这新来的人,有几个上足球课的时候倒是见过,应该是刑事侦查专业的一个班,不清楚老警察之前有没有给他们上过课。
说到足球课,就不得说说体育课,体育课对于警察学院,有必修的,像什么队列、武术、开车、体能训练,听说大三会学射击,毕竟巴掌大的地方竟然舍得用一大块地建个射击馆。
大一没得选,天天早起搞体能,晚训搞体能。大二也就稍微缓和一下,能选个选修的,我也算踢过足球,就选了个足球。
老警察走上讲台,解释了一下这么多人的原因。老警察要出差,不得已,把三个班弄一起上课。先开始,照惯例,老警察出了一个案例,让我们从犯罪心理结构和犯罪各阶段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真兮假兮第二章


其实这节课最有趣的是案例,有的案例比网络小说还有趣,老警察给的这个案例其实挺复杂的。
小苏,某公司研发部小组长,年龄30岁。在校期间,她的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她和女同学的关系比较好,很少和男同学交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她很渴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父母在其小学四年级(10岁)时,因父亲外遇而离婚,此后由母亲一人独自抚养长大。她是父亲在其39岁时才得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前她过着公主般的生活。母亲在离婚后情绪比较低沉,常常对她面前埋怨她的父亲。
当时她很憎恨自己的父亲,她认为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父亲对婚姻的不忠而带来的、痛恨破坏自己幸福家庭的第三者,同时也埋怨母亲的不坚强。
她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到了工作中,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而升职为研发部的小组长。以此同时公司研发部引进了一名新的部长,在看到新部长(张宇)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她潜意识中对父亲压抑的爱被唤醒了。
小苏对张宇产生了说不清的爱慕之情,从此她一直关注着张宇。她知道他已经结婚,但随着不断的交往,她发现自己对张宇的爱越来越深。小苏成了张宇的情人,她开始扮演起了自己最讨厌和不能认同的角色——第三者。

真兮假兮第二章


小苏的内心不停地做着激烈的斗争,她想要离开张宇,但又放不下这份感情。生活就这样继续,在和张宇一起的第四年开始。
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迫于现实的压力她去做了人流。从医院回来的那一天,她把自己关在房里哭了整整一天。她想清楚了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她必须和张宇说清楚。
听了小苏的话,张宇打了小苏一耳光后门离去。此时的小苏真的绝望了,她真的不清楚这样的一个男人还有什么值得自己去爱的,她那可怜的孩子没能到世界上看上一眼就被杀死,而张宇在伤害自己之后凭什么还能和妻子幸福的生活。
这真的不公平,她要为自己的孩子报仇。2005年下午3点她以推销面膜为借口进入了张宇家,趁李卉(张宇的妻子)不注意,用围巾套住李卉的颈部,致使其呼吸困难。
就在此时,张宇四岁的孩子从游戏房里出来,在小苏和孩子眼神对视的那一刻她彻底醒悟了。
她放开了自己手中的围巾,冲出了张宇家。她在路上不停的流着泪,走了两个小时后她到警察局自首。2005年,小苏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四年。

真兮假兮第二章


简单来说,小苏童年畸形心理造成了她的悲剧。如果仔细分阶段来分析的话,我拿出夹在书里的纸,准备写写。
谁知道,一个女孩举起了手站起来,老警察招呼着,她走上讲台,把答案放在投影仪下。
说了一大堆话,大都是些套话,也就是好多犯罪都有相同的共性,把笔扔在一边,其实她说的小苏有与犯罪相适应的智能这个观点还是挺新颖的。
她说:“在本案例中小苏有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智能,她了解到女人爱美的心理,因而她假装自己是推销面膜的人。从而可以让她比较容易的进入张宇家对李卉进行杀害”
毕竟犯罪也是要有脑子的。
我也就抬头看了一眼女孩子的背影,感觉还不错,。毕竟警察学院公安类专业,也就一个专业一两个女孩子吧,要是没有非公安类的专业,学校恐怕可以叫庙了。
老警察连连称赞,见没什么人提问,又接着讲课。忽然,这老警察诡异的笑着:“这是我们几个班的最后一节课,我问个问题,回答的让我满意的,这门课期末考试就不用考试了。”

真兮假兮第二章


听到不用考试,一个个眼睛发亮,老警察这次出题不简单不寻常。
存不存在完美的犯罪?存在,请说理由,不存在,也请说出理由。
我其实上大学之前都是觉得没有警察破不了的案子的,但后来仔细想一下如果一切做到了极致,会不会存在呢?要怎么说呢?脑子瞎想着,熟悉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又是那个清秀的女孩子站了起来。
我们假设某个犯罪心理学专家准备作案,他想要确定一个完美的计划,目的就是结束对方的生命。他拿来两个面具,红色代表犯罪的自己,绿色代表专家的自己。
他先戴上红色面具想象完成了一系列行为,最后造成什么样的犯罪现场。接着他又戴上绿色的通过犯罪现场来分析自己。同时,他会考虑自己的推理分析是否存在漏洞,就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个道理。
这就意味着如果他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心理出发,发生一系列的行为,最后必然会推论出他,即便是伪造意外死亡现场,太过逼真就说明犯罪嫌疑人有相关的知识经验。

真兮假兮第二章


那么保险起见,他可以伪装成某个他详细调查了解但一直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模仿其犯罪模式,转移各种嫌疑。这就要要符合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犯罪间隔时间以及犯罪手法不断演变升级。他有便利的条件可以了解相关资料。
从这个专家想要杀人并且是构成完美犯罪开始,这目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机了,他所有的行为都会为目的服务,被其所指引。专家的思考过程参考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专家对目标的跟踪、探访、密集调取相关案件资料都会使他成为警方的怀疑对象。
更何况,设计完美的犯罪可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因素,(比如电视剧里常见的停电,交通堵塞,遇见熟人,突然敲门的邻居,意外搭讪的同行者等等。)
红面具的专家最终被绿面具专家所说服,这不可能。只要他想犯罪,就会有心理活动,影响行为的发生。
原来刑侦真的不适合我,如此缜密的逻辑思维,我还是未来好好当好我的片警吧。这老警察也不惊讶,怕是上多了课,习惯了自己优秀的学生。

真兮假兮第二章


老警察也在自己的本上登记了一下,这个女孩期末应该不用考试了。课间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那个女孩,无意中扭过头来,竟发现那仿佛我的小学同学,是姓甄,叫甄什么来着。
后来,老警察说了说期末要考的内容。其实对于完美的犯罪,我还想亲口问一下老警察。等到下课了,我逆着人群,走到讲台,问了老警察个问题,如果一切设计到了极致,会不会完美犯罪?
老警察狡黠地笑着:“那给你个机会,很简单,源东县快要中考了,到时候派你去押运试卷,在密封的试卷里面塞进去一张白纸。”
注:文中案件来自网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