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2023-05-30 来源:百合文库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京畿外环 13点34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味,是塑胶与蛋白质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一场爆炸在无规则胡乱生长的钢铁丛林和霓虹灯中制造了一块寂静的领域。只有军警在废墟中统计着公司财产损失——当然大部分的军警是在把残存的死人身上的义体往自己的腰包里揣。陈副局长也没有阻拦手下的小动作,他知道如果手下们不捡这些义体,它们要么被垃圾处理公司收购要么放在垃圾堆里生锈,倒不如让手下们补贴一下微薄的工资。
“陈sir,这么大的事局长咋没来啊?”一队队长问道。
“局长去开会了。”陈副局长看了看手臂上LED灯显示的时间。
“局长到是清闲,苦差事都留给我们。”
“得了,看到你在砖头底下找到了好东西。时候不早了,叫兄弟们干正事。”
“是。”
几辆车子停在了废墟旁边,记者如同蝗虫一般涌了出来,架起了摄像机。
“叫二队封锁现场,别让这群蝗虫进来。”陈副局长对着麦吼道。
“让开让开,拉起警戒线!陈sir,我们怎么应付他们?”二队队长大声问道,蓝牙里是记者们铺天盖地的质问,如政府是否有能力保证社会治安,这场爆炸的原因等等。
“tmd,这群人咋跑得这么快。”陈sir骂道,“就跟他们说是激进暴徒。”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陈副局长停下了话——他刚刚看到一个人影在旁边一栋廉价出租房的窗户前闪过,似乎事钻进去了,那铁皮窗户迅速地闭上了。他不敢玩忽职守,立刻奔向那栋廉价出租房。
推开门,是狭窄而漆黑的走廊,唯一的光源是门外夕阳的余晖。陈sir的义眼向左转了90度:那个窗户并非属于走廊,而是103室。这搜查难度可小得多了,他想。他挤到(走廊上堆满了垃圾和快递盒)103的门前敲了敲门,说:“警察办事。”片刻,门开了,是一个普通20岁左右的男性。
“sir,找我什么事?”这男的带上了眼镜,复古式的。
“搜查。”陈sir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直接进入了室内。一张床,一个满是政治历史经济书籍的书架和一台有些年头的复兴牌笔记本。显然是个穷酸书生,陈副局长想到。
“你…你没有权力搜查我的房间!”那男的脸色涨红。
义眼左右转动,并没在寒碜的屋子里发现什么问题。“你刚刚是不是开窗户了?”陈sir抓起了一本书。《神经漫游者》?什么鬼名字?他皱了皱眉头,又把书塞了回去。
那男的的手正神经质地磨砂着,底下的头不时朝着书架瞟。“是,是的……我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向门边上挪去,“还拍了一小段视频。”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通古斯的义眼质量是真的好,陈sir想到。“回来,我不想动手。”他刚要抽出《中世纪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时,那男的就转身要向外跑,听到他的话后,像电动机断电了一般定格在了抬腿的动作。
陈sir拿出了书后的玻璃罐,看的出来这是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他没有下载这方面的信息,所以义眼并不知道这具体是啥。
“没有手续吧?是在地下医院做的摘除手术吧。”陈sir走到那男的身边,“估计是没钱了吧,这么多书咋不拿去二手市场卖点?”
那男的用祈求的语调说道:“sir,您能不能……”
“不行,证据我收走了,我不把你拘留,你就该感恩戴德了。”陈sir径直走了出去。
回到爆炸处,他看到警戒线里有一群穿防护服的人,在频道里问道:“什么人啊?怎么还让他们进去了?”
“sir,是生物技术联合体的人。”
“撤队,见了鬼了,这水竟然这么深。”
第一人称警告
我瘫坐在椅子上,两只手托着一个辅助脑,脸上绽放着戏谑的痛苦。双眼淌着晶莹的泪珠而嘴角却像被刀子豁了一样向眼角咧着,眉毛和鼻子似乎扭在了一起,可以让旁人联想到在甲板上呐喊的抽象壬。
我刚刚确实出去了,在距离窗户十几米处有个死人,他后脑勺的辅助脑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那是个机遇,我想。谁知被这条子发现了,把前几天去地下医院摘除的肾丢了——值好几万复兴币,好几万元,就这么tm被条子贪污了!还好他没把那些书翻出来……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我平复了心情,开始思考卖哪几本书来抵吃住,以及安装辅助脑的手术费。
手指从书名上掠过,每一本书都积淀着历史和前人的智慧,他们写下这些文字,就是为了让后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思所想,这些文字中潜藏着的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即使断了经济来源,仍然留下了书,把其他东西包括组织器官卖了——它们是三代人积累的无限智慧,彰显了深厚学术传统……其实主要原因是这些书要么是禁书要么没有书店买——书报检查机关严厉限制着“反动书籍”,这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书自然也就不会有书店买了。我也没胆到路上卖,怕撞见警察,完犊子。
“只能去内环的老朋友那儿碰碰运气了…”
没有去看那些在废墟之上工作的防化服们,我背着装着书的包,走在外环的人行道上,周围是高耸拥挤的公寓楼和锈迹斑斑的铁丝网,脚下是污水横流的地砖,远方是吞云吐雾的烟囱群落,寥寥几个藏肩而过的人都疲惫不堪,眼神如同脚下的污水,浑浊呆滞。为数不多的宣传电视(挂在高楼上超大的那种)正在播放最近的国内新闻。
我加快了步伐,把播报员的声音甩在脑后。
两侧的公寓楼逐渐变得稀疏,烟囱也消失不见,远处的环城高速公路已可以窥见。我看了一眼时间:14:13p.m,要快点走了,向警察展示了身份证,跑步赶上了绿灯。当午后的第一缕阳光穿破云层打在我脸上时,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宽敞清洁的公路,树荫遮蔽人行道上是穿着光鲜亮丽的男女,还有几个带着AR眼镜。直插云霄的购物中心和两层楼的小饭馆相互映衬,展现了在电视中才会出现的太平盛世。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我才离开几周,就有这种陌生感了吗……”我戴上了兜帽,向着老城区走去。当路过时代礼堂时,我看见红木的大门前停了好几辆黑色高级轿车,走下来的是些眼睛颜色各异的外国人。估计是什么外交晚会吧……,我闪身走进了小胡同,心中祈祷以前的书店还没关门。
京畿内环旧城区 国家大礼堂 2点29分
应龙抬起手看了看手表,对着蓝牙说:“你们服务部门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还有一个好消息,今天的第一小提琴手是柳申科夫。”他知道上司喜欢音乐。
“很好,按计划执行。”应龙看到穿黑色西装的秘书走来,他摘下了耳机。
“司长,各成员国的人都到了。”秘书递来一张稿子,“这是您的稿子。”
应龙接过稿子,从容地,走上了主席台,对着话筒说道:“欢迎各位来到京畿参加经济互助委员会第8次峰会,”会场安静了下来,“感谢各位和经互会各成员国的众志成城,通力合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自从经互会建立以来,各国积极进行商品,生产技术以及科技资料的平等交换,使各国经济良好平稳地增长,提高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坚决贯彻平等互助的对外思想,积极地在经济,科学,教育等领域援助低发展度国家……”
浑厚有磁性的男声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宏伟礼堂中,侍从们把酒分给了每一位来客,银白色的酒水倒映着穹顶上威严的铁血十九星——这个国徽凝聚了民族的苦难与复兴。不过新生代还能理解他吗?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最后,祝峰会顺利进行。”应龙举起了秘书递过来的杯子。
宾客们也举起了杯子。
“祝峰会顺利进行。”响起了翼赞的声音。
经济内环旧城区 14点54分
我穿行在狭窄的胡同里,歪曲延伸的槐树把阳光挡在了歪歪曲曲的石板路之外。我回想着儿时记忆,在迷宫一般的老城区里穿梭。这里没有百余层高的商厦和公寓,只有平房和灰白的瓦墙,它们是上个时代的物件,硬生生地在这个现代大都市正中心分割出了一块狭小的,不合群的斑点。本来在国家对外开放后,为了吸引消费者和旅客,市政府和几家大集团牵头了一个旧城区改造计划,打算利用此地的人文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结果因为负责人受贿,导致西部三个街道的改造贷款被挪给了另外的地方,导致这三个街道没有任何变化。而同期改造的地区如今已是繁华的商业区了。政府前几年本想拆除这三个街道,但由于住户的强烈反对,不愿搬出世代生长的房子。当时闹得网上沸沸扬扬,区政府面子挂不住了,便说:“为了延续传统文化……”,不了了之了。
有趣的事这三个街道一直保留这晒腊肉的习惯,新时代的人不知道腊肉,只知道香肠,结果不知怎的网上出现了一个梗:旧行道的中国香肠。
我一想到这个梗就笑了,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目的地。看着门上闪烁着光芒的“林德友的书屋”这个滑稽的名字,我笑了笑,推开玻璃门,刺鼻的气味让我不住地咳嗽,我骂道:“不抽烟会死啊?”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还真就是了。”烟雾之后的人说道,“这次有什么好货?”
“自己看吧。”我把包放到前台上,向书架走去。
“让我看看...《社会契约论》,《通往奴役之路》...自由主义的书啊...我这蛮吃香的,应该能卖个好价钱...至于另外几本...我有办法。”他把书放到了收银台前,正对着店门。
“我看你这儿根本没什么人啊?”我拿起了一本轻小说。
“这不政府倡导互联网经济好一会儿了嘛,我也整了个网店。”他从柜台拿出了一叠钞票,“老规矩,一本五十,一共十一本,就是... 五百五十。”他终于把烟头插进了烟灰缸。
“刚刚不是说这几本书吃香吗,一本八十。”
“你合着抢钱呢,六十,以后还想不想来这儿卖货了?”
“哎...实在是穷到吃不起饭了,都是熟人了,这次帮个忙,以后还是六十。”
“...”烟雾正在缓缓散去,我看到了一个...光头。
“...你为啥把头剃了?”他现在的模样十分滑稽:棱角分明的国字脸,络腮胡,透过眼镜折射出来眼神很有男性魅力。但加上这光头,就全毁了。也许这就是他四十多了找不到老婆的原因吧。
“关你屁事!”老板瞪了我一眼,从收银台中抽出几张钞票。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不是搞互联网加吗?怎么还在用纸币?”我没等老板将钞票放在台子上,就从他手中“接”了过来。
“这不把纸币都抛出去嘛,现在内环都没几家店收现金了。”
“但外环还在用。”我背上包转身刚想走,就被叫住了。
“刚刚看到了新闻,外环发生了恐怖袭击,就在你附近。”
“恐怖袭击...哼,我看更像是黑帮火拼。”我把攥在手里的钱放进衣服内兜,“问这个干嘛?”
“...注意一点,外环治安比内环差多了。”老板叹了口气,“现在不太平。”
“你可别把那几本书拿到网上卖。”我转过了身。
我推开门,惊起了门前的几只麻雀,悠长的钟声宣告戒严还有一个小时开始。不快点就回不去了,我想着,边开始奔跑。
京畿内环旧城区 国家大礼堂 15点03分
应龙举起酒杯,向同僚致意,恢宏的大厅映照着他前程似锦的脸庞。他今年刚刚36岁,就当上了外交部的司长,主管经济互助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中的外交事务。也就是说他同时也是经互会高层的一员,这让他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势力,同时压制经互会高层中的其他宗派成员,推行改革。
保守派仍坚持着“国际分工”的理念,用自家的工业产品换其他成员国的原材料或其他资源。但最近几年其他成员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系统,有的还在高新技术领域有一定突破,很难再维持剪刀差了……那些该死的军官竟然还想扩大剪刀差,没想过这样对外交和国际威望有很大影响吗?

唯物主义者会相信魔法吗(就随便写了点东西,进来看看吧)


“应司长?”秘书的话让他从思考中回到了现实,“军队的人到了。”
应龙挂起了笑脸:“你好,叶上校。”这军队的人迟到了,他有些不满。
身着绿色军礼服的叶威远点了点头:“西贡方面的人来了吗?”
应龙对军队的傲慢很厌恶,不过表面功夫还是做了。他指了指侧门旁的人:“他们在那,等迎宾会结束了,我们去分会厅谈。”
“那我现在就去和他们接洽一下。”说着也威远已经向侧门走去。
应龙赶忙追上去,说道:“迎宾会还在进行,现在就谈军贸有点不合适吧?”
“越早定下来越好。”叶威远淡淡地说道,侧过身绕向了侧门。
应龙咬咬牙,想到上头让他看好军队的人,对秘书说:“你帮我应付一下。”跟了上去。
军队不能再拿到更多军费了。外交部长的指示。
文笔蛮烂的,会将本人的社会实践和周边人的一些事写进去,之后部分剧情借鉴了kr和tno,下面说点想法,欢迎指出问题。
要在文化领域夺取阵地(迫真)
我想克服写作上的一个问题:虽然有工农兵的样貌,但文字中展现的却是小资产阶级的本质。
就到这吧(不定期更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