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2023-06-13童话彼得兔童话作者 来源:百合文库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1971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的著名传记作家朱迪·泰勒,不仅是童话作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的“铁粉”,致力研究偶像三十余年,还是比阿特克丽丝·波特作品的全球重要收藏家之一。
出于这份真挚的热爱,和被作家玛格丽特·莱恩的《比阿特丽克丝·波特的故事》所激发,朱迪把自己蒐集到的资料,包括比阿特丽克丝·波特(下文简称为“波特”)的书信和日记,创作了《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这本书,文中大量引用了波特的原话,尽可能地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她。
01、家庭和教育:“《泰晤士报》刊登了海伦·比阿特丽克丝·波特的出生消息”
波特生于英国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祖父艾德蒙·波特不仅是企业家,还是卡莱尔地区的自由党议员。而波特的父亲虽然没有继承衣钵,但成为著名律师的父亲不光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十分优秀,且在绘画和艺术方面也有很好的造诣。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波特自小在保姆的照顾下长大,与父母的交流少之又少,因此,对她全权负责的保姆除了管教她,平日还会给她讲精灵的故事,这无疑成为波特最早的“故事启蒙”。
尽管长大后的波特与母亲的关系依旧疏远,但在父亲开明的教育下,波特与父亲的关系倒是愈来愈亲密,就算偶尔分开,父女俩依然保持书信不断。
不过,不管母亲对她如何冷淡,就家庭教育而言,家人一直很重视对她的栽培:除了满足她学习绘画的兴趣,母亲还请来家庭教师为她授课,“强迫”她学习各种语言;而父亲则会带她去观赏各种艺术展览,培养她的审美,还允许她使用自己的摄影器材,乐于培养她不同领域的技能;甚至在政治气息浓郁的家庭谈话中,父亲也允许她旁听大家的讨论。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在家庭氛围的潜移默化下,这奠定了波特后来的政治见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能在男尊女卑的时代绽放光芒,成为有能力、有主张的坚毅女性,促使她后半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环境保护等事情,作出了很多贡献。
只可惜波特的成长过程是寂寞的,虽然与弟弟的感情亲厚,但她没有可以交心说秘密的朋友,因为父母不准姐弟俩与外人来往,生怕他们染上不良习惯或疾病,所以在“堡垒”长大的波特,只有宠物和日记可以抚慰自己。
喜爱动物的她饲养过兔子、老鼠、鸟、蝙蝠、青蛙、蜥蜴、水龟、狗和蛇等动物,而它们后来都成为她童话作品的创作灵感。
02、经济独立:“她九岁时的作品便隐隐透露出一种‘日久必成气候’的气象”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每当夏天去苏格兰的达尔盖斯宅邸避暑,那里就成为波特探险和寻宝的圣地,当弟弟能跑能跳后,没有其他玩伴的姐弟俩无疑成为最佳搭档。
那里的田园生活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童年,甚至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后来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多年以后,他们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农场主,对热闹的伦敦避之不及)。
充满野性的乡间庄园,让波特尽情挥洒了她对绘画的热爱——她几乎看见什么就画什么,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她在临摹和彩绘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如果抓到野兔,姐弟俩就驯服它当模特,如果兔子死了,姐弟俩会把兔皮剥下,把兔肉煮到骨肉分离,然后继续拿骨骼来研究和临摹。
正因波特对待绘画的态度做到“刨根问底”,所以她笔下的动物拟人化后十分传神,而且无论在哪里,波特都不曾停止绘画。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多年后,童心未泯的波特偶然买了一只兔子,并取名为“本杰明”,它不仅是波特最佳的临摹对象,还成为她人生里的一位特殊"贵人"——因为本杰明的可爱形象,无意地“协助”波特赚到了人生第一笔稿酬。
那时,姑父得知她想买印刷机却阮囊羞涩,他便鼓励波特出售自己的画作,于是她以本杰明为创作“缪斯”绘制了六张画片——就在第二次投稿时,这六张画片为她赚了六英镑!
接着,她的部分画作也被制成圣诞卡和新年卡来发行,自此以后,波特正式迈出成为职业画家的第一步。
画作虽然被大众认同,但波特并不满足于此,除了画各种动物,她还花大量时间搜集化石和采集菌类植物,在研究的同时不忘同步临摹,这新爱好不仅令波特结交了新朋友和变得渊博,而且大大地丰富了她后来的童话创作。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03、自我成长:“波特迎来了三十岁生日,而她的性情似乎变得越发坚韧”
尽管家庭富裕,但当波特经济独立后,她的心态发生还是发生了大变化,虽然现实的遭遇有点悲凉,但她的内心却越来越年轻和坚强:“拥有自己的一部分积蓄,用来买书并逐步实现自我独立,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也正因为拥有这份“底气”,当波特根据自己写给诺埃尔·摩尔的几封信,创作出《兔子彼得的故事》,并被6家出版社退稿后,她决定自费印刷,自行出版!
她慎重考虑了书的大小、价格和成本,也接受了专业编辑的意见;当图书在1901年的圣诞节前夕发行后,短短一两周内就售罄,不仅首战告捷,波特还收到各地读者表示喜爱的来信。同时,也因为这次的成功,让弗雷德里克·沃恩出版社也向波特伸出了橄榄枝——此后,开启了波特和沃恩家族长达30多年的合作与情义。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1902年,由出版社发行的彩色《兔子彼得的故事》,首印八千册也很快售空。有评论说“她的作品在全球每15秒就会卖出一本,她的作品不论现在还是当初,一样十分流行。”波特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而且19世纪60年代,政府废除了纸张税,这令印刷变得十分便宜,让更多人卖得起书并鼓励了阅读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维多利亚时期的出版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各出版社的竞争都很激烈,这对于拥有畅销作家波特的沃恩出版社而言,他们无疑是赢家之一。
波特虽然富有童心,但工作上的她从不幼稚无知,反而十分有主见。当自己的构思不被编辑采纳时,她除了会做适量的妥协,更多时是据理力争,想方设法让编辑同意自己的想法。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就在此时,与波特通信交流最多的编辑诺曼·沃恩,成为她人生上第一个转折点,并默默影响了她的余生。
诺曼是沃恩公司创始人的小儿子,在与波特长期的书信交往中,他不仅给予了波特很多支持,还十分懂她和尊重她,于是志趣相投的两人渐渐相爱了;但遗憾的是,在他们好不容易偷偷订婚后的一个月,诺曼死于恶性贫血。
04、诗和远方:“大家都把我收购农场这件事看作天大的笑话”
诺曼去世后,沉浸在伤痛里的波特急于找些事情来分散精力,所以除了忙碌新作品,她还花掉自己所有的积蓄和祖母给的一些遗产,买下索里村附近一个希尔托普农场。
后来,波特在这个重新开始的地方遇见了威廉·希利斯,这位负责打理她地产业务的律师,在波特47岁时成为了她的丈夫。尽管与诺曼的爱情只有遗憾和悲伤,但幸好,威廉的爱治愈了她。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波特从小就喜欢田园风光,而如今拥有农场和婚姻的她,终于找到最想要的生活方式;除了扩建农场,她还饲养绵羊和牧羊犬——这时的波特与弟弟,已成为真正的农民。
在波特选择饲养绵羊品种时,当时正发生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油布毛毯热销的几年里,造成当地的赫德威克羊毛产量销量暴跌,迫使很多农民转而养育其他品种,但由于别些品种未必适应高地的自然环境,又令部分农民直接放弃了高地农牧业,但这样随之而来的恶果,就是土地退化,自然环境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所以在好友哈德威克·罗恩斯利的动员下,波特再次将赫德威克绵羊带回高地;后来恰逢战时,政府还收购了波特农场的所有羊毛,用来制作军服。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饲养绵羊这举措,让做什么都精益求精的波特,最后还成为品鉴赫德威克羊的专家。
波特不仅因为喜爱而绘画动物,平时亦很留心观察周围的野生动物,又深受好友的信念影响,让她决心"时刻保护自然",不懈奋斗。
虽然她饲养绵羊的热情高涨,但波特并没有放弃创作——她把农场的动物和建筑当作绘画的参照和故事内容的素材,“物尽其用”地融入作品中,所以波特的童话不仅真实可爱,还有浓浓的质朴田园风情。
在此后的几部作品里,如《小猫汤姆的故事》《水鸭子杰米玛的故事》等,波特都以希尔托普农场、索里村的农舍和花园为背景,随着作品名声大噪,谁家的房子或猫狗出现在作品里,都会引起邻居们的羡慕嫉妒。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最后,步入晚年的波特,眼睛逐渐不好了,常年照顾农场令她的健康也出现了问题;但尽管如此,她仍以乐观的心态迎接古稀之年,偶尔还会提起画笔,但与动物为伴的时间更多,她甚至自豪地说,"几乎没有什么动物不听我的话。"
有人或许认为世外桃源才是"诗和远方",但在波特看来,这个生机勃勃的农场就是她的"诗和远方"。
05、社会责任感:“几乎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残酷”
波特从小就是个聪慧又有主见的女性,由于家族有政治背景,所以她对政事一向敢怒敢言。
她曾以个人名义参与政治运动,因为当时的自由贸易政策已影响到她的个人得益,所以波特的感受尤为强烈——她亲自绘制海报,又利用自己的人脉,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关税改革运动中。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而且由于英国动荡不止,自1902年发行《兔子彼得的故事》后,波特每年都会推出新作的安排,因战争的影响而断层,在1913年后的三年里,波特的新作没再出现,于是她的全部精力都转移到经营农场上。
不过忙碌平凡的日子并没有改变她骨子里的坚毅果敢,一天,得知自己多次被媒体混淆成另一个同名的韦伯太太,并且自己的作品可能会被利用来参与政治时,珍惜羽毛的波特亲自写信辟谣,用词犀利又诙谐:
"我丈夫看到《周刊先驱报》头版刊登的韦伯夫妇照片后大为光火,他认为这无疑是暗示:'波特竟然嫁给这样一个小畜生!'"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波特讽刺人的语言,从来都辛辣得一针见血,当希特勒的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她给美国友人的信里就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情:"……从他的咆哮声中,从电传照片上他嘴角泛起的那丝微笑看来,他绝对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在战争持续的岁月里,波特用日记来排遣恐慌和发泄愤怒,记录了许多自己的见闻和感想——遭遇不幸的警员,牺牲在战场上的年轻人,在船上遇难的远亲,被带走充军的耕夫等等。在担心战争的同时,波特和丈夫也全力支援战争所需。
待战役过后,幸存的索里村在忙碌的农活里焕活生机。每逢村里以及附近地区举办活动,波特与威廉总是慷慨解囊,甚至提供活动场地。又在波特的帮助下,当地1919年成立了护工信托基金,直到她去世后,英国国家保健服务才取而代之。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而且早在波特生前,她就已决定将自己一生的积累都献给国家信托组织,包括面积超过4000英亩的农田,以及她居住的所有农场。
写在最后:
比阿特丽克丝·波特的作品经久不衰,百年来依然畅销全球,可见其魅力不凡。
而且不少纪录片、话剧和舞台剧都渴望把她的一生经典重现,后来,一批专门研究她的博物馆专家成立了学会,"针对波特的作品及生平而展开研究,同时确保她的故事传统和小书的原始风格能延续下去"。
而身为学会副会长的朱迪·泰勒,她创作这本《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同样抱着这个心愿和宗旨。

《永远的波特》: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只可爱的“彼得兔”相伴?


朱迪让我们"看见"这位童话作家的诞生,让我们深入她的精神世界,更了解她的博学多才和人格魅力——波特的前半生或许缺少自由,但三十岁以后的她低调生活,奔向自由,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