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鲁智深:《事了拂衣去》

2023-06-15水浒传鲁智深花和尚鲁达 来源:百合文库

鲁智深:《事了拂衣去》


双拳禅杖走世间,渡人济世开太平。
倘若从水浒一书过多出场人物中挑选一位最不真实,或者说最完美的人物,这个人在我心里非鲁达莫属。
鲁达原为经略府提辖,在渭州为拯救金莲三拳结果镇关西后,不得已于五台山落发出家。落发出家后,鲁智深脾性与佛门清规戒律相冲,搅扰佛门净地不得安宁被打发下山。从此关西之地少了一个鲁提辖,而江湖上却多了一个鲁智深。
无论是鲁达还是鲁智深,变化的终究只是一个代号;无论是双拳还是禅杖,变化的终究只是一种手段。这个男人行走世间始终都在“杀人放火”。不同于李逵不分善恶,不分老幼提着两把斧子排头儿砍去,鲁智深杀的是恶人,烧的是人间业火。

鲁智深:《事了拂衣去》


笑挥禅杖,怒掣戒刀,鲁达的一生都在战斗。不同于宋江求名,不同于武松求存,不同于李逵求自在,鲁达始终在渡人损己。
救金莲损了前程,走了利。救林冲失了安宁,命开始不稳。聚义梁山,名声有了瑕疵。鲁智深在救人之前从未计较过自身得失,他所在意的只是此次出手能否见效。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每一次出手,鲁智深都会坚持到这个人的命运在自己干预下否极泰来才转身离开。每一次行侠仗义,鲁智深都会陷入困窘绝境,但他从未抱怨过,也未曾悔恨过,他只是孤单的承受着救人之后的苦楚。
鲁智深这样的人多吗?很少!
尤其是在水浒那个丑陋却真实的社会中,当所有人挣扎着想要从水底游到岸上,鲁智深却像一个傻子一般从岸上一跃而下,让别人踩着他的肩膀更快更好的游到岸上。当别人都游到岸上,大宋朝没了边患平了内乱,鲁智深却说今日方知我是我,双手合十离开了这个人世间。

鲁智深:《事了拂衣去》


鲁智深因缘际会出了家,未曾遵守过佛门清规戒律,行事处处不像个佛门中人,却在普渡众生,渡人救人。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佛门子弟呢?却嚷着这个人有佛性无理取闹,喝斥着这个人有佛根不知天高地厚。还有那知过去未来的活佛,只是说着让人听不懂的偈语让痴傻的人去悟,自己站在干岸上观看他人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于人世间鲁智深是一个异类,整日里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将那些水深火热却又心思难测的人抗上岸;于佛门而言鲁智深是一个痴人,整日里放着轻松的诵经念佛不做却使着一身力气助人脱离苦海。
众生皆苦,众生皆孤独,然而大多数人的孤独是相通的,他们所考虑的脱离不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而鲁智深呢?他考虑的却是如何济天下,渡人间。

鲁智深:《事了拂衣去》


然而渡人济世又能如何?鲁智深终究只是人,他只能让宋朝的人见了太平,却无法让太平永驻人间。他的无私付出只能感动天地,却难以感动算人算己的庙堂诸公,难以感动眼里只有名利的宋江们,难以感动为求生存只能造下无边杀业的李逵们,难以感动为求平安只能不断妥协的林冲们。
于是当五台山最后一次面见智真长老时,长老言:“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只能默然无言。他无法言说自己的成就,正如长老说的众亦难消,他虽有能力消了加诸于人世间的诸多磨难,却消不了人们的心头业火。
他本想凭一己之力杀人又放火,可惜到头来却只能“杀人”,难以“放火”。
他累了,当宋江们在为自己的前程煎熬时,他落寞的睡着了,在梦中与神与仙与佛畅谈。当宋江们功名到手时,他扯断玉锁离开了,因为人间不值得。

鲁智深:《事了拂衣去》


世间多磨难,我为人间开太平。
事了拂衣去,这人间还是人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