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反拯救论》二•本论被完全实现的不可能性

2023-06-27伦理学 来源:百合文库

《反拯救论》二•本论被完全实现的不可能性


一个人成为公众舆论意义上「好人」的过程,几乎都是放弃其本可以过得更好的人生,保护那些更多不愿为自己的事付出之人的过程。
否则人们---也即其行为之受益者们,便不会称对方为自己主观价值意义上的善良者。毕竟,任何人所说的好人都是指对自身至少无害的人(或由于认知缺陷,以为对自己无害的),这是唯一标准。可简单称之为拿人手软,吃人嘴软。
鉴于我们世界的平均水平,能懂得吃人嘴软的已然阿弥陀佛,对此本人也并不多要求。
作为一种鼓舞行善事的理由,人们常说,“如果任由持强凌弱不管,放纵这样的风气,最终也可能会轮到自己,因此理应替弱者发声”----这的确在一个纯粹理论的世界上是正确的。
然则,既之为出众者,如聪明伶俐的仁人志士,或自由派,天使主义者,无不是凭借自身的机敏及资源,足以回避或减轻绝大多数直接涉及自己的不公,欺骗,贫苦命运的人。
如果你翻阅那些善人们的事迹,就能察觉绝大部分根本是在自寻麻烦。
古往今来,各国社会中都乐于「一时歌颂」为他们当前认为高尚事业而牺牲了的,原本可以有一个更安乐人生的高贵者们。
当然会歌颂,只是说说话,就能树立更多让人为自己而死的榜样,确是很划算的事,剩下的人们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共谋。

《反拯救论》二•本论被完全实现的不可能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