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2023-06-28红楼梦四大名著贾雨村 来源:百合文库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贯穿全文的人物,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正如作者所说,将真事隐去,假雨村之言,故演绎出一段故事来,为闺阁女子做传。
贾雨村本人的际遇与命运,也是起起落落,值得推敲的。
此人出场时,正是不得志。他本是湖州人氏,来自没落的书香世家,家里只剩他一身一口,可见他身上的担子很重,也指望不了别人。
作为一个读书人,唯有进京科考,兴许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然而贾雨村到了姑苏时,又停滞不前了。文里说他“淹蹇”住了,在葫芦庙里安身,以卖文章为生。正所谓,出门处处难。这样的日子,说穿了还是没钱,一分钱也难倒英雄汉。
而贾雨村好像注定了不是一个长时间窘迫的人。一是他有些才华,又自命不凡,二是在他向上攀升的路途中,总会遇到一些伸出援手的贵人。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在姑苏时,他结识了当地的望族甄士隐。甄士隐是个清高闲逸的读书人,不求功名,生活淡泊。甄士隐为人和善,更见贾雨村同为读书人,惺惺相惜,并不嫌弃他落魄不得志,反而以真心相交,并且经常邀他于府上做客,陪他畅谈,又鼓励他积极进取,不要耽误了前程。在困境中,能够遇到像甄士隐这样的朋友,雪中送炭,是何等的福气!
甄士隐对贾雨村的关照,既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如果没有甄士隐,贾雨村大概会在这个小地方停留得更久,处境更艰辛。
中秋节,甄士隐怕他孤单,特意备好酒菜,请他前来一聚,并且为了支持他赶考,后来还封了五十两银子,准备了两件冬衣,让他不被现实绊倒,一心一意去求取功名。而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第二日贾雨村不辞而别,甄士隐还心心念念想着给他写举荐信,怕他在京中无落脚处。甄士隐的善良之至,让人叹服,而贾雨村的凉薄,此时已微露。好像别人给的,都是理所当然的。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有了甄士隐的帮助,在贾雨村的命运发生转折,甄家的命数却戏剧性地急转直下,小姐英莲被拐,葫芦庙一场大火波及,甄家被烧为一片瓦砾。而伤心绝望的甄士隐夫妇已无家可归,辗转投奔了岳父家,又被百般刁难。甄士隐看破红尘,与疯道人飘然而去,留得封氏艰难度日。
如果,不是曾经回顾的丫环在大街上偶遇贾雨村,大约已是知府的贾雨村也不会想到,要回来答谢,哪怕是拜访一下甄家故人。他与甄家也就再无交集。毕竟,甄家对他已没有任何助力了。他更不知道甄家的变故,以他的秉性,大约都懒得旧地重游,毕竟那是他最落魄的时光。
然而,为了得到丫环娇杏,贾雨村派人上门来了,将封肃请去,寻问了甄家情况,当听说英莲丢后,还保证使人务必探访回来。后来又是送银子,又是送礼,将娇杏纳为了妾室。又谢封氏,让其好生养着,以待寻访女儿下落。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自此以后,封氏继续过着艰难的日子,而贾雨村升官发财得美人,可谓是踌躇满志。但正所谓,否极泰来,初登官场的贾雨村,很快便混不开了,“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
也就是贾雨村还不懂得为官之道,虽有才干,却过于严酷,又不懂得结交拉扰,犯了官场的大忌。也就难怪被人排挤,抓住把柄,参奏一本,眼见着贾雨村被革了职。而贾雨村也不愧是老于世道,心中惭愧恼恨,面上却还能嘻笑。
才刚登上山峰的贾雨村,登高跌重,一不小心滚了下来。他并没有太丧气,而是顺便游山玩水去了。这次的低谷,并没有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贾雨村一向是自负的,他的人生理想很远大,自认非池中之物。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在淮扬逗留期间,他经人引荐,做了巡盐御史林如海家的教书先生,教小姐林黛玉功课。黛玉体弱,后来其母去世,伤心至连日不能上学。于是,贾雨村又有时间四处闲逛,并且遇到了古董商人冷子兴。两人互相欣赏,相谈投机。那冷子兴将林如海舅子家,贾府的人物故事一一对他讲谈。
此时,贾雨村得知朝廷将复革职的一些官员。真是峰回路转啊,贾雨村既然已从冷子兴口中得知贾府的势力,便打起了如意算盘,央求林如海请贾政帮忙。林如海也是个助人为善的,便为他张罗起来。
于是,借助林如海的帮忙,贾雨村东山再起了,而林家因没有男儿,林如海又多病,便欲将女儿托付给妻子娘家。于是贾雨村和林黛玉一同乘船,来到了贾府,见到了第三个贵人——贾政。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这个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扶弱济危,大有祖风,况且又是妹夫推荐来的,当然更加上心。不到两个月,贾雨村就得到了金陵应天府的官职。
上任不久,贾雨村就接到了一件案子。案情十分简单,是薛家之子为了抢夺一个丫环,将人打死了,又抢了丫环,扬长而去。贾雨村本欲抓嫌犯,却因为旁边一个门子的眼神而作罢。
这个门子,原来是当初葫芦庙里的一个小沙弥,为生计蓄了头发,在此当差度日。门子将其中利害细细与他讲了,又拿出一张写着本地有权有钱,极富极贵之家名单,所谓的“护官符”,也就是四大家族,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他们,别说做官,性命也难保。更令贾雨村惊讶的是,案中被拐的丫环,居然是当初丢失的小姐英莲!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此案该如何断?贾雨村毕竟已是混迹多年,自然已有数了。而门子洋洋得意地说了一大篇,也欲看他如何作为。贾雨村顺势推舟,问门子的意思。并且也依了门子的话,将此案定性为前世冤孽,而假称薛蟠已被冤魂索命,断些银钱赔给冯家就是了。其实这何尝不是贾雨村早就想好了的。
在这里,贾雨村颠倒是非黑白,而在他为官之时,冤假错案除了这一件,未必就没有了。不过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面对昔日恩人的女儿,面对曾经许下的誓言,贾雨村统统丢在一旁,为了自己头顶的乌纱帽,而不顾天地正义,良心道德。
而对于知道内幕,怕被抓住把柄的那个门子,更兼见过自己当初的潦倒,贾雨村寻了个理由,将他远远充发了。
此时的贾雨村,哪里还记得也许仍在家中盼望与女儿团聚的可怜封氏,更不记得甄士隐对他的资助。依仗贾府的力量,他在仕途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当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爬得越来越高时,贾雨村几乎把做人的准则都丢失殆尽了。虽然他饱读圣贤书,实则狼心狗肺,为了一已之利,什么事做不出来。与他同为读书人的甄士隐,林如海,贾政都在他困难时施以援手,相比之下,贾雨村连他们的脚趾头都比不上。
成功进入上流社会,道貌岸然的贾雨村,忙着结交权贵,忙着借势攀爬,与他们沆瀣一气,正如薛宝钗的诗里所说“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他成功了。
此时的贾雨村,为了迎合贾赦,弄到几把扇子,将石呆子弄得家破人亡,良心尚存的贾琏因为不屑于此,还被贾赦暴打了一顿,气得一向温和的平儿大骂贾雨村,是个饿不死的野杂种!
官场仕途中,又哪里来的真交情?何况是贾雨村这样的人。当四大家族衰微,获罪时,贾雨村却又看到了升官之望。为了洗脱自身嫌疑,他转而投靠了贾府的死敌忠顺王府,且利用自己知道的一些秘密,落井下石,靠着出卖昔日的恩人和朋友,他再一次荣升了,获取了最大的利益。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一路走来,贾雨村从一个穷书生,成长为官场中的腹黑之辈,他见证了甄家,林家,贾家的荣与枯,大起大落。但是他并没有悟到那句智通寺上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他拼了命地想出人投地,甚至踩着别人的尸体上位。
只是自古以来,又有谁能逃得了命运轮回呢?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是贾雨村们的写照,而“因嫌官帽小,致使枷锁扛”也是古今常事。贾雨村不会想到,有一天,他同样会走上贾府的道路,被暗害被构陷,从高处跌下来,粉身碎骨也说不一定。而在八七版《红楼梦》中,曾被他充发的门子,和他调换了身份,着乌帽官服,押送着关他的囚车。
这个时候,不知贾雨村会有一丝悔意否?他虽然饱读圣贤书,做人的底线却早已丧失殆尽,走到这一步也是咎由自取。想那村妇刘姥姥,偶然得了贾府的资助,在贾府落难时,倾尽全力救出巧姐,其人性的光辉令人敬叹!贾雨村虽为读书人,行走天地之间,也曾为国之栋梁,却远不如一个村妇懂得“做人”二字如何写。

贾雨村:袖手他人荣衰,亦难逃自身沉浮


作者:阿五,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