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山海经》北次二经中的全部怪兽图文解说,看遍里面的上古怪兽

《山海经》北次二经中的全部怪兽图文解说,看遍里面的上古怪兽


闾lǘ(羭yú):
【原文】: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
【译文】:再往北五十里,是座县雍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下蕴藏着丰富的铜,山中的野兽大多是山驴和麋鹿。
【解说】:闾又名羭、山驴驴羊郭璞注:“闾即膾也,似驴而岐躐角如羚羊,一名山驴《周书》日,北唐以闾2”《初学记》卷二九引《广志》曰:“驴羊似驴。”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山驴,驴之身而羚之角,但稍大,而节疏慢耳、”又云:“《南史》云,滑国出野驴,有角。《广志》云,驴羊似驴。《山海经》云,晋阳悬甕之山、女几之山、荆山、纶山并多闾。郭璞注云,闾即羭也,似驴而歧蹄、马尾,角如羚羊,一名山驴、俗人亦用其角以代羚羊。又《北山经》云,太行之山,有兽名睴,状如羚羊,而四角马尾有距,善旋其名自叫,此亦山驴之类也。郭璞《图赞》:“闾善跃崄。”

《山海经》北次二经中的全部怪兽图文解说,看遍里面的上古怪兽


𩣡(bó)马:
【原文】: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头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印泽。其中多𩣡(bó)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敦头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但不生长花草树木。旄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邛泽。山中有很多𩣡(bó)马,长着牛一样的尾巴和白色身子,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呼唤。
【解说】:𩣡(bó)马是一种非牛非马的独角神兽,马穿而牛尾,色白。《骈雅》曰:“白而一角,谓之𩣡(bó)马 。 ”《尔雅·释兽》:“ 𩣡(bó)马 一角,不角者骐。注曰:元康八年九真郡猎得一兽,大如马,-角,角如鹿茸,此即 𩣡(bó)马 也、今深山中人时或见之。亦有无角者,”吴任臣按:马角者,名騁¨郝懿行按;“郭氏《江赋》云;: 𩣡(bó)马 腾波以嘘蹀、李善注引此经与今本同。《初学记》人卷引《南越志》云,平定县东巨海有 𩣡(bó)马 ,似马牛尾一角,又二;九卷引张骏《海经图画赞》曰,敦山有兽,其名为敦,麟形角、即此也:轔形盖释牛尾,教即騁也,字音同。郭璞《图赞》日:“ 𩣡(bó)马 一角。”

《山海经》北次二经中的全部怪兽图文解说,看遍里面的上古怪兽


狍鸮 : 
【原文】: 又北三五十里,曰 鉤 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鉤吾山,山上盛产玉石,山下盛产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羊的身子人的面孔。眼睛长在腋窝下,有着老虎一样的牙齿和人一样的指甲,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哭啼,名称是狍鸮,是能吃人的。
【解说】: 狍鸮 即饕餮,是一种食人畏眸,集人、虎、羊三牲特征于身。它的样子人面羊身,虎齿人爪,眼睛长在腋下,声音有如婴儿啼哭。郭璞注:“为物贪休,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餐餮是也:”《尔雅翼》载:“饕餮羊身而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音如婴儿,食人如物。钩吾之山有之,《山海经》谓之 狍鸮 。郭氏以为贪梦食人未尽,遂害自身,像在夏后鼎。以夏鼎言,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是则夏鼎上无所不像,今独称饕餮者,饕餮食而不戒,以自残其身,鼎食器也,钦使食者知以为鉴,故尤别而异之,其图在足。《吕氏春秋》:周鼎者,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速也。今鼎鬲之类,凡三足者,每足皆作兽状,嗔目屯牙,自衔其足,此则饕餮象也,其事自夏鼎来矣。

《山海经》北次二经中的全部怪兽图文解说,看遍里面的上古怪兽


”吴任原按:“《骈雅》云,羊身人面腋目,曰 狍鸮 。
独𤞞:
【原文】: 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𤞞。
【译文】: 往北三百里,是座北嚻山,没有石头,山南阳面多出产碧玉,山北阴面多出产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老虎,却长着白色身子狗脑袋,马的尾巴猪脖子上的硬毛,名称是独𤞞。
【解说】: 独𤞞 是一种集虎、狗、马猪四兽于一身的怪兽,样子像虎,色白,却长着狗头,马尾,身披猪鬣、《说文》云:“北器山有 独𤞞 兽,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马。”《骈雅》:“ 独𤞞 如虎而马尾,猾猞如人而彘鬣。”

《山海经》北次二经中的全部怪兽图文解说,看遍里面的上古怪兽


郭璞《图赞》日:“虎状马尾,号曰独𤞞。“
未完持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