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长坂坡

长坂坡


京韵大鼓传统曲目。短篇。又名《糜氏托孤》、《子龙救主》。本事见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赵子龙单骑救主”。
叙刘备携民渡江,兵败当阳,部属、家眷各不相顾。糜夫人中箭怀抱阿斗落荒奔逃,昏厥于地,至晓方苏。身危力殆,濒临绝地。赵云于乱军中往复冲杀搜寻,遇糜夫人于枯井之畔,叩问小主无恙,既惊且喜,坚请夫人携阿斗一同闯阵突围。糜夫人询知刘备已脱险,决意死节以使赵云全力保护阿斗。赵云大惊,苦劝夫人同行。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自投枯井而亡。赵云无奈,掩盖井口,将阿斗置已怀中,闯出重围,往寻刘备。
京韵大鼓系由子弟书移植。基本用子弟书一百六十句本,中东辙,词藻典雅,描绘细腻。在《三国演义》原文基础上扩展引申,深化人物性格。虽属武曲范畴,并不直接叙述战争,而是侧面反映战斗的残酷程度。如以鬼哭、喊杀、虫鸣、鸦噪、马嘶、儿啼、战鼓及潇潇水声衬出动态之黄沙尘、流萤舞、落叶飞、冷露滴、旌旗影与静态之残星、斜月、乱箭折弓、帐房旌旗,等等,与人物的惨烈处境情景交融。句式以十字以上的较长句子为主,大多含有分句。又依演唱要求加入大量衬字垫字。各派均以之为重要曲目,唱词各不同。刘宝全、白云鹏均用文曲唱法。张小轩于糜氏死节后尚有赵云大战张邰、马落陷坑等情节,用武曲唱法,贴演时名为《大长坂坡》。张派唱法与唱词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无人演唱,白派唱法后亦已不传。刘派传人皆以《长坂坡》作为代表曲目。京剧名伶王瑶卿、杨小楼于观看刘宝全演唱之《长坂坡》后,借鉴其中托孤、掩井部分的表演技巧,对同名京剧作了加工,丰富了表现力,被后人继承,成为固定的表演内容。

长坂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