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梅兰芳观后感154部摘录(2)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梅兰芳观后感154部摘录80句


《梅兰芳》观后感2
《梅兰芳》的成功,有很多原因。首先是体现在影片的选材上,编导者巧妙地选取了最能表现梅兰芳先生人生轨迹、精神境界和艺术成就的几个情节。
从叙事的角度看,影片大致可以归结为四部分:即少年梅兰芳与十三燕的新旧戏码之争,所谓斗戏;梅兰芳与红颜知己、梨园同行孟小冬的相识相知,一段没有结果恋情;梅兰芳在邱如白的鼓励、游说下赴美演出,国粹京剧首次走出国门;最后,在上海与日军蓄须抗争,表现了梅兰芳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气节。
从表情的角度看,影片以梅兰芳的人生轨迹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他一生中“死别”、“生离”、“聚散”三个重要片段,分别以亲情、爱欲和爱国之情为情感内核,阶段分明、层层递进,感人至深。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形象饱满、活生生的一代京剧大师兼凡人的梅兰芳。
其次,影片中的亮点与看点足以令观众为之倾倒。我认为,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本片的亮点,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部分,是《梅兰芳》作为传记性艺术片最为成功的部分。
说它最为成功,首先表现在剧情感人。在梅兰芳与十三燕斗戏一节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悬念层生。十三燕斗戏失败,遭辱受挫、被逼致死,让人同情、深省。少年梅兰芳时刻不忘“大伯”遗训,为伶人地位的提升做着不懈的努力,令人感动。其次是主要演员表演到位、出彩,将各色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中最为出彩的是饰演“十三燕”的老戏骨王学圻、饰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扮演孟小冬的章子怡。再次是画面美,旧时的戏园子、四合院、音乐、舞台动作、梅派唱腔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我们大饱眼福。
我相信,看过《梅兰芳》的人不会忘记十三燕。这位被誉为“伶界大王”的京剧名角,与梅家有着三代情谊,梅兰芳叫他“爷爷”。在梅兰芳的大伯去世之后,实际上是他担负起了培养梅兰芳的责任。对梅兰芳来说,十三燕既是师父、前辈更是亲人,是一个影响了梅兰芳一生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与看不起伶人的权贵矛盾,与时代矛盾,与梅兰芳矛盾,与他自己矛盾。而饰演十三燕的王学圻,不愧是老一派的实力演员,无论是作为“伶界大王”该有的扮相、身段、手势,还是略带黑色幽默让人笑中带泪的演绎,都把这个血肉丰满而复杂的十三燕给演活了。他的那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显示了一个血性爷们的豪迈之气,也成了影响梅兰芳一生的箴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