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金刚经前言读后感总汇(6)

2022-05-29 来源:百合文库

金刚经前言读后感总汇70句


众生的身心是众多因缘聚合的结果,即是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业因缘,它们凑合形成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个聚合体,以佛法来说,即是五蕴。五蕴就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当中并没有一个实体是“我”。我是谁?是我们把这副皮囊叫做“我”。是“假名我”。我们众生给每样东西名称后,就认为它是实在的。但佛陀说不是,是假的,是一个名称而已,“假名我”亦复如是。在这个名称里面,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但是我们凡夫将这些假名我执著以为真,佛教称之为“我执”。而《金刚经》破的就是我执。故而: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是则为解。
【篇五:金刚经读后感】
还是要把自己读经的感受随手记录下来,这是对自己的时间一个交代。
佛陀的思想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佛陀称为"实相","法相","如来","阿寥多罗三藐三菩提","遍无上正觉",这些词语说得都非常不适合我们现代人理解,我给这个支点取个现代名字,叫"宇宙心灵",佛陀的思想就十分容易懂,也能被推理出来了。
首先人为什么要利他才能成就菩萨道?这是因为"宇宙心灵"第一特性就是利他。我们假设一下,原初有个宇宙心灵,这个宇宙心灵如果不首先具备利他之心,如何能诞生出宇宙万物?
人如何才能利他?当然就是要无我,破除对我的执着。假设宇宙心灵本身是我,它必须诞生出他,宇宙心灵本身就存在在宇宙万物之间。
这种无我利他性就是大悲心,其实也就是宇宙本身具备的第一性--创造性。这也是所有宗教关于造物主的思想,佛陀没有创造一个造物主,如上帝。
佛陀应该算得上人类第一个完美阐述创造精神的哲学家。向佛陀学习创造哲学。
宇宙心灵与人合一的时候,人就达到了究竟涅槃的境界。其实佛说涅槃也就是人死了。佛陀的想法是人由于在生前获得了对宇宙心灵的体悟,死后就成为了宇宙心灵。没有说宇宙心灵附身这样的命题,佛陀是个彻底无神论者,虽然佛陀这个宇宙心灵仍然具备人无法理智思考的特征,但是佛陀一直是个坚定而彻底的无神论者,他就是要把人从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对生死的思考是一切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佛陀也不例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