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龙门石窟风景观后感汇聚(6)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写游记不是件容易的事。山川、河谷、红花、绿树,看起来养眼养心,写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大美无言!太美了,就觉得用什么形容都不合适!写游记不像拍照片,可以拍出千万种不同的绿色,万千种不同的红色来,也不能像画画,可以将感情寓于风景里,擦揉皴抹,一支墨笔就能画尽天下所有颜色。文字在风景面前单薄如篾片,就像少男遇到心仪已久的少女,终于得见,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只知道“美啊”、“好啊”、“真好”、“好极了”,顶多可以有几句眼睛像葡萄黑发像瀑布类的赞美,说完了,又觉得不能总说重复的话,又不知所措了!
这些年来,我走过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景点,却发现不管是怎样的的,不管是当时觉得愉悦的还是觉得一般的,在心里可以有一些印象,但是怎么都写不出来。看过西安的秦兵马俑,也被那雄伟的地下兵阵感动着,却觉得那感动积于心感于怀,并不能遣于字句,更无法形成文章。看过洛阳的龙门石窟,那么大一面山都被凿成了一个个佛像,尽显肃穆虔诚之意,却也不能用语言表达那种动人心魄的美。
我记得在一次公司的小型会议上,领导让出差的同事讲述出差感想。一位女同事说“那里风景很美、工厂很大、工人很累”。当然,话语比这更丰满更生动。可是,领导听完她的讲述,只说了一句“你这感想,就好象我家上小学的`女儿,去了儿童公园回来,说好大好漂亮好好玩噢。能不能深刻一点?”领导的这句话一直记得。好象它督促着我不能浅薄不能幼稚一样。所以我不写游记。我宁愿被人看作没人去过那些地方。

龙门石窟风景观后感汇聚60条


《一生的远行》不够好,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觉得不能忽略:我认为季老先生对这本游记是敷衍的,理由有二:一是序里,季老写道“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已经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季老先生对很多文章是厌烦的,但是又不得不写,在楔子里,他写道“我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没有太多的余闲,我只能分段解决。”我们完全可以想像,这本书也许就处于他“应景的文章”之列,是他不能推掉的事务,而自己事务繁多,只能简单了事。理由之二是整本书里,有几篇游记是写得相当好的,尤其是神洲行里面的一些篇章《观秦兵马俑》、《登黄山记》、《延边行》等,我认为这几篇才是体现了季老先生的真正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