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马石山的十勇士观后感收集(5)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在这一部分,纪念馆专门设置了接近半景油画的艺术景观“突围战景观”,采用声、光、电技术形象地展示了当年日军包围马石山、军民合力突围的场景。整个景观面积接近200平米,景观后侧的幕画由知名画家用了5个多月,才绘制完成。
半景油画对面,马石山十勇士的照片赫然呈现于墙上。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王殿元、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宫子藩,还有三位战士没有留下姓名。
纪念馆内,五组马石山勇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直至血染马石山的组图将参观者带入了战火纷飞的场景。陈列柜内,在马石山遗址发现的手枪与子弹,抗战时期使用的手榴弹与手雷,八路军使用的棉帽、绑腿、子弹袋,缴获的"日军棉被、背包等物资,夏云超烈士使用的望远镜、手枪,民兵使用的土枪、铁沙袋与地雷,王亚明缴获的日军军刀等赫然在列,默默述说着那段抗战历史。

马石山的十勇士观后感收集86条


在这些珍贵的红色历史文物搜集过程中,我市各界齐心合力,多次前往马石山区和外省地市,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中,王亚明缴获的日军军刀就是我市红色文化探访班底远赴南京探访革命后代时有幸获得的。当时,移居南京的革命战士王亚明的三个儿子得知我市对马石山烈士陵园的修缮改陈规划后,心情非常激动,三个人结伴返回海阳老家,找到了父亲当年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军刀,送到我市,用于陈列展览。
一楼展厅出口处,一个小型沙盘展示了马石山突围战中英雄群体的战斗位置。十勇士、十八勇士、十六团一营、十六团二营、十七团七连、东海独立团二连一排,他们各自带领被困群众冲出敌人的围网。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楼出口处的复原石屋草房和一楼通往二楼的模拟“山洞”通道,设计者们匠心独运,石屋草房墙壁上的两行大字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到底还我河山”气势十足,令人精神一振。从草房出来,模拟“山洞”立刻映入眼帘,“山洞”里面仅有黯淡的应急灯,沿40级台阶而上,转过三个弯,仿佛置身于反“扫荡”时胶东军民挖地道、藏山洞的真实场景,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