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大国大城读后感城市化汇聚(4)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总体来说,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三观,非常值得推荐,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
城市规划、资源分配、人口流动、社会发展....这些看似大而专业的词语,似乎与追求短期效益,着眼于当下销售任务、签约回款、策划推广的地产营销人而言,有点高深与缥缈。
由于是有吴老板推荐、集团上下专项培训过的书籍,抱着些许的好奇、疑问与纠结,决定静下心来“啃”这一本书。
不看则以,一看便欲罢不能。书中所涉及到的观点及评论,填补了我在规划与城市发展领域的认知不足与空白,有效的缝合了一些早前形成的零碎观点,逐步形成一套“点、线、面、体”的综合认知。
以下分享几个本书中尤为深刻的记忆点:
1、大城市病不能靠抑制人口数量解决。
中国需要大城市,且越大越好,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对人口数量增长的估计不足导致的大城市病突出,并不是因为人口太多了。控制人口数量是典型的需求端抑制,而不是供给侧改革。
一线城市严控人口,但每次制定城市规划目标后,用不了几年时间便被打破,但配套服务全部是按规划指标配给,造成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解决城市病,需要通过增加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而不是抑制人口数量。
2、城市越大,对人口的成长越有利。
大城市具有“人力资本外部性”
人力资本外部性: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不仅能使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而且在他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还能相互学习和影响,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
城市越大,人才不断被引入,在市场自由的流动下,配合服务于这些人才的"工种会同步增加,一线城市管理者希望以业控人,希望引进大量高端人才,同时对相应的服务业者用各种方式限制,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竞争惨烈。而保姆、月嫂工资高涨,且供不应求。
大城市就业市场高度专业化,特殊专业的人只能在大城市才能找到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