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江南文化资源研究读后感合计(2)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园冶读后感1000字
读完这本书后,被作者的精神所感动,处在战乱时代怀才不遇,但是他的人生我感觉还是蛮精彩的,有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写下这本著作。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作为一名初涉入到景观专业的我帮助还是特别的大的,我个人认为计成是一个优雅的造园家,他的文学修养以及艺术修养都很高,他有他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清新脱俗的人物个性。这本书是文言文读起来是有些困难但结合着翻译文来读就很上口了,文章中的句子很优美,书写的不枯燥,读着读着就能自己也开始顺着作者的思想开始想象这个场景会是什么样的。
《园冶》中不仅仅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观摩,学习思考的造园手法,还有他的思想和灵魂在这本书中,他把他对自然的挚爱融入书中,对后人的生活态度也有一定的启示,现代人生活速度很快而忽视了园居生活的乐趣。这本书全面的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的综合性的著作,分别从造园的指导思想,园址选择,园林布局(包括建筑、门窗、栏杆、墙垣等的构造和形式),掇山、理水、置石、择木、铺地、借景等,都配有图片加以系统阐述还有作者工作经验以及一些铺装栏杆门窗的设计样式。无论对我国造园史、建筑史的理论研究,还是对造园设计和景观艺术的实践,都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书中的兴造论是全书的总纲,提出了营园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是“三分匠,七分主人”也就是说造园的成败并不取决于一般的工匠和园主人,而是取决于能够主持其事的,内行的造园家,主持造园的人
与工人的区别在于他是有心窍之人,对基地有所规划,会把建筑体形与庭院组合的恰到好处,对我的启示就是既不能拘泥于型制只顾得体,也非不顾法式只追求合宜。造园不能死板,只要合宜就自然相称而雅致,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园说中又提出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我们在规划设计中也要做到造景要适应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我们在创造山水环境时要给人一种天造地设的感觉,建筑要从属于山水环境。作者在相地中说道要想如陶渊明乘轿子一样游山玩水远观山川之体势,何不效仿谢灵运穿着木屐登山陡壑,近赏山林之形质,这点体现了作者亲近自然思想,这也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正是我们所要改变的地方。 书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出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异曲同工,中国园林之偏爱借景实源于中国画之动点透视法,也就是在时光流逝,移步换景的观赏方式中去体会时空流与生命流的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