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江南文化资源研究读后感合计(4)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通过自己的笔为我们所描绘的场所是我所向往的,构建的园林不论是在偏僻处,还是喧闹的城市地都把山水画的意境融入其中,既能闹处寻幽,何必去舍近求远,随兴可以携游。计成的《园冶》虽然通篇贯穿天人合一理想,却并不具有天人感应的迷信。我感觉他是很随意但又不失科学性的。在他的因借体宜理论中,反复强调天然之趣,却并不让人们去盲从堪舆形势的说教。因此,中国园林在利用地形,改造自然方面,表现了相当程度的主动性。中国园林是对自然的浓缩与提炼,在遵从大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理念。事实上,全书重神轻
形,重意轻技的特点非常显明。所以,一开篇,就强调“能主之人”,“妙在得乎一人”,并反复露出“构园无格”的观点。他还一再强调“更入深情”,“意在笔先”,认为即使顽夯粗拙之石一旦到了高明造园家手中,也可化腐朽为神奇。高明的作者能创作千古绝唱,完全是纵情任性的自然结果。这里体现出作者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
《园冶》中的造园理论、艺术与技法,包括古典宜居环境理念及其实施手法,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联姻,与“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精神恰相暗合,给当下方兴未艾的造园实践提供关照古今的健全精义,有助于防止悖天逆理做法的泛滥,指引景观规划设计走向合情入理的正途,实有教意;对于今人营造宜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都可以提供精神资源。
《园冶》更多的是使我领悟到作者的造园的精神,自己也会像作者学习,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造园风格。
园冶读后感1000字
《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园林史第一本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立基、相地、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借景、选石10篇。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这个方面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