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袁枚性灵说读后感集合(4)

2022-08-22 来源:百合文库
诗人爱憎分明,“酒边豪气三千丈,笔底深忧亿万民”。(《迷离》)敢于揭露,敢于痛斥,对于造成四十多名平民同时遇难的綦江虹桥垮塌事件,诗人揭其祸根是“硕鼠拉帮成特色,公堂打假少真猫”。正是“少真猫”祸事才不断啊,诗人不维上不避实,可谓击到了疼处。诗人哀悼“沉冤龙窟千寻杳,鬼哭山阿万木凋”,心情沉痛,斥声惊世,丝毫未顾及“影响”和“客观后果”。在这种诗句面前,那些一味颂扬“非常重视”、将丧事办成喜事的呵屁“诗人”是多么滑稽、多么可笑可鄙啊。
诗人关心人民疾苦,即使在“游山玩水”中也常常“悲从中来”。200年9月9日诗人“过洞庭湖登岳阳楼”,欣赏“长天秋水一色”、“直上层楼高处”,思先贤,感今朝,读“杜陵诗,范公记”,“尽愁予”,继而想到“黎庶城乡贫困,硕鼠官仓肥死,天网漏而疏。凭槛浑无语,泪眼渐模糊”。(《水调歌头?过洞庭湖登岳阳楼》)
诗人对于我们民族的历史、传统乃至风情的思虑是深广的,悲也是沉郁的`,即如对于西北古老的民歌,诗人“怕听走西口,老泪已无多”(《水调歌头?听歌》),他为我们苦难的人民流了太多的泪啊。旅游山川和历史故迹,诗人也常涌悲叹:“烟横旧垒客心惊,上有寒鹃带血鸣。百万冤魂同一哭,秋声侵梦不堪听。”《过西夏王陵五首之五》这是为历史而哀,为曾经的民族间的厮杀发出的战栗!诗人的心是仁慈的,这种仁慈甚至施及到了草木虫鱼飞禽走兽,他同情笼中鸟,呼吁“画眉本是林中物,捕来笼中受委屈。何当一怒破樊笼,还它一身自由骨”!
诗人是多情的人,他热爱祖国,献身边疆,热情歌颂开发大西北的建设军团,歌颂边疆军民、风情,歌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歌颂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善于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诗化生活。
诗之所贵者是真情,是千万人欲说而又未说的内心话,诗人“妙手偶得之”,“任性而发,卒然而声”,当然也就免不了“直露”。中国古典诗讲究“温文尔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重性灵者对此是不那么看重的,诚如袁宏道所说:“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叙小修诗》)诗人王亚平正是这样,敢爱敢怒,不回避现实中的丑陋,不屑于遮遮掩掩,这是他刚烈豪爽的一面,闪现出的是人间赤子、学者诗人性灵的光耀。他的诗艺是多方面的,华光四溢,刘章先生赞之为“青天雨后灿然虹”,他是灿烂的雨后霞彩,我今所说只是他光彩的一丝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