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被架空的现实——ACG亚文化对自身的反叛(2)

2023-03-05哲学ACG二次元现实 来源:百合文库
在伯明翰学派[4]
中,亚文化存在着“抵抗-风格化-收编”的生命周期。而本文认为,即使没有外界资本、权力的介入,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叛逆最终会将其导向对脱胎自主流社会的自身的叛逆,使得其自身消灭自身,而在亚文化消灭自身的过程中,其固步自封的态度会导致其由叛逆变成对叛逆的叛逆,成为新的保守主义大本营。
在本文作者对一个面向“中二病”[5]
人群的互联网轻小说[6]
网站所做的调查中,发现了这么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在ACG亚文化语境下,“现实”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汇。如图1所示。对“现实”发表评论的能力被看作是驳斥对方观点,争夺话语权的最佳武器。但小作者们口中的“现实”往往是一种基于对网络小说和社会负面新闻进行解构重组后的,被架空了的现实。而且他们还会用这么一副负面的有色眼镜去解读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本文试图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现实”这个能指在ACG亚文化中,是怎么随着它的发展而被逐步架空的,试图去解读亚文化表面上的反叛反而推动了保守主义的代际甚至跨代传播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现象。
 
第一节 ACG亚文化与其对“现实”议题的关注
ACG亚文化指的是以消费描述幻想性事物的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s)和电子游戏(Game)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构成的亚文化。“幻想”与“现实”的对立成为了ACG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结构性困境和核心议题。
在现代汉语辞典上,“现实”一词被解释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合乎客观的情况”。但在引入了主体性之后,在国语辞典中,“现实”被解释为“存在于眼前的事实及状况”,与梦境、理想、浪漫、空想等词对立。进而产生了一个引申义,用来描述人的势利短视。
这似乎一开始就给“现实”带上了一个负面的,给人一种被强迫感的情感基调。ACG亚文化的受众多为青少年,身处于生理、心理状态剧烈变化。正逐渐地认识到自我主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
根据笔者调查整理,在ACG亚文化话语体系下,对“现实”能指的理解是分布在一个相当宽广的光谱上的,如表1所示:
可以从上述现象学的研究当中直接看到“现实”议题的一个相当宽广的谱系。在将包含有主体性的“现实”引入话语体系后(a),因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自我与社会的剧烈冲突,他们会意识到客观现实与自己思想之间存在着矛盾(c)。受挫之后就有可能形成对于客观现实片面的极端化的认识(b),会认为自我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这种自我和外界的对立被放大了之后会形成这样一种唯心主义的谜思,即现实就是为了否定“我”而存在的。这里面的否定即包含了对主流启蒙价值的否定,如爱情、理想、自由等(d),也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的价值感缺失(e),可以一直发展到对自己存在价值的否定(f)。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