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山回路转不见君(4)

2023-03-05三国郭嘉荀彧 来源:百合文库
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夕是对自身的力量不自信的,曹操在守官渡被袁绍围剿的时候粮草接济出现危机,于是他就写信给了荀彧,表明自己想要回到许昌诱击袁绍。而荀彧的回答让曹操放弃了撤兵的想法。作为实力稍弱的曹操,想要获胜,就要静待天机,一击制敌,而不能选择稳妥战术。而袁绍作为优势的一方,应当求稳,而不是急于求成反而落个失败的结果。
荀彧不仅有王佐之才,在为人做事上也十分低调内敛。曹操表彰荀彧,荀彧推而不受,曹公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十数,曹公乃止。不仅仅荀彧,包括荀攸也同他的叔叔一般,清高至上,不存钱财,谦冲节俭,散尽家财。荀彧的家族拥有着最优良的士族气节,培养出了这样高贵的人才。钟繇称荀彧堪比颜回。而也正是这种气节,使得他与曹操产生了分歧。
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封九锡。荀彧坦言道,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我更喜欢《三国演义》中被改过的这句话:“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无论荀彧的原句是什么,此时的他与他曾经亲密的主公产生了裂隙。任何一个人在自己春风得意之时听到他人的“不满”之语都是会生气的,曹操也不例外。曹操心中难平。抑郁万分,也怒火烧心。
曹操走了,他出去远征,却不想带上我。他已经不信任我了,我却不能抱怨什么。
如果送来了空食盒,是不是该死了呢?
荀彧不是愚忠,他跟随曹操的目的难道不就是守一方汉土吗?当年曹操起兵时,也是想守一方汉土,庇一方百姓。可是人站在高处时,心境就有了变化,而有的人却没有变。他们曾经一起的岁月终究躲不开分道扬镳的命运。
荀彧和诸葛亮很像,却又不一样。他们都是主公的贤内助,政治建设,后方打理,井井有条。他们躲在背后,没有展露锋芒。他们的出谋划略往往很淡,因为他们的工作重心并不在意军事,而在于敌后方。主公出征,只有他们,才能担任敌后大事。他们兢兢业业,死而后已,一生劳累不堪,不曾有过半句怨言。也许只是为了当年的知遇之恩。是曹操成就了荀彧,刘备成就了诸葛亮,也是荀彧成就了魏武霸业,诸葛亮成就了蜀汉基业。曹操疏离了荀彧,诸葛亮也曾被刘备疏离过。诸葛亮无法劝阻刘备的决定,所以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大败,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自己坦言,若法正还活着,刘备是会听他的劝谏的。但是在刘备死前,诸葛亮必须是他最信任的能臣。多么相像的二人,都在五十余岁逝去,也许都是注定的结局。
郭嘉是什么?郭嘉是谋事,郭嘉是璀璨星河里的星星,很耀眼的那颗。他张扬不堪,放纵不羁,他是曹操一生惦念之人。就像蜀汉的法正也是刘备一生惦念之人。白月光与朱砂痣,郭嘉的血色在曹操的心尖挥之不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