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每天一个恐怖故事》二十八、自性的空无(2)

我:
“可我怎么可能不存在呢?我现在的嘴巴就在动,不就在和你说话吗,我的手也在挥动,你看?”
他:
“你要慢慢去感受,相对于你真正的‘自我’来说,你的嘴巴、手也只是一种外在。你要用剔除的办法去找到自我。你闭上眼睛,试试看。首先,你要在脑海里把你的手的功能剔除,然后把你的眼睛的功能剔除,然后把你的嘴巴,把你的鼻子,甚至心脏……这些一点一点地从‘我’这个整体概念中剔除出去,直到最后会剩下的那个东西,才是真正的‘自我’。”
我照着他的说法稍微尝试了一下,三分钟后我睁开了眼睛。
他:“感觉到了吗?”
我:“什么也没有感觉到。应该说我做不到六根清净吧,心里总是有杂念,有些东西剔除不出去,忘不掉。”
他:
“呵呵,你要多试试啊。等你找到了那种感觉,你就会发现,自我只是一种幻觉,自我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空洞,一大堆有功能的器官组合堆积出来的更大的功能体,等你把那些器官功能重新一件一件剔除之后,依然剩下的东西,就是像一个空洞一样的东西,那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有些人也把它叫灵魂。”
我:
“很难想象那种感觉。”
他:
“这是需要下功夫的,如果谁都可以轻易做到,那就人人都成佛了。你可以把你的身体理解成一块滑动拼图,就是小孩子玩的那种不管怎么移动上面的图块,都始终会有一块空白区域的拼图。自我,就是你不管怎么移动其他图块,始终都剩下的那一块空白区域。”
之后,他给我讲解了不少《楞伽经》中的有关自性、八识的概念,因为以前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积累,我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但是他却孜孜不倦地跟我讲述着。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很多的精神病患者都是思想丰富的大师,他们有着广阔的思路和有趣的世界观,和那些患者谈话的过程中你能够学到比专业书上要多得多的东西,甚至我本人就和不少精神病患者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他们中有部分人经过治疗后恢复了精神健康,也有不少人虽然还是保持着认知上的异乎寻常,却也和我有不错的关系。
当没有紧急的工作的时候,我也会和这些患者坐下来谈谈心,这不但是我个人的喜好,同时也是一种工作上的需要。
我:
“要说全明白的话也不确切,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吧。也许是在自我这个概念上,我们的理解有偏差。”
他:
“自我这个概念,是人因为习惯才造出来的。其实,我们从出生到死,都做不到从真正外在客观的视角来看自己,从我们的眼睛出发,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我们的手、脚、肚子、肩膀,或者其他的部位,然后我们就觉得应该有一个把这些部位统合起来的指挥家,那个指挥家,就叫做‘我’,但是那个指挥家真正的样貌,我们从来都没有看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