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东方渣考据」八云紫的原型·重大发现?!(2)

更重要的是,之前thbwiki上所提到的三个国家和小泉八云的联系,赫恩生于希腊伊奥尼亚群岛中的桑塔莫拉岛(现在的勒夫卡斯岛)。当时该岛受英国统治,长于柏林,后来赴法国留学,再到后来成年到了美国当记者,最后飘洋过海到日本,入赘小泉家,改名小泉八云,这其中不止三国,三个国家对应的是蓝(玉藻前)的印度,中国,日本,如果按照thbwiki那样按文化分类,那么中国和日本划到一起,也凑不齐三国了,更何况日本当时大化改新,全国席卷欧化浪潮,美国最早不也是英国殖民,其本土文化没有必要单独划开,因此个人觉得thbwiki上的解释都尤为牵强
目前两人为同一人的可能性也仅仅是基于所谓的官方暗示,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小泉八云或者说梅丽,她们的共同点,记载自己的所见所闻,向他人展现妖怪世界,那么八云紫是否也可以看做书中的某个妖怪呢?!由于个人才疏学浅,淘宝也没发货,小泉八云的《怪谈》系列还没拿到手,所以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等我看完发现另外一个之与八云紫相似度更高的人(妖),或者是官方证实梅丽和八云紫为同一人,到时候自会重做考据,自打脸
我们说回来,八云紫首次登场于《东方妖妖梦》,如果拿一个词来概括这一作的所传达给我们的(或者说之于霓虹人甚至是zun自己),那一定是
                                  ‘物哀’
(手机码的没法调字号见谅)
有一种说法,这种观念最早出现于《日本书记》,樱花极盛之美却短暂,日本一直以来民间就流传着七日樱花的说法,就是无论再怎么美丽的樱花,七日之后,也将会凋谢,这里一定要提一下上期我们讲到的竹取物语中的理念,就与之相悖,辉夜姬拥有着极盛之美与长生。所以辉夜姬是背离日本文化的却在千年文化演变中成为日本神话中核心不可分开的一部分。
获日本文学奖国文学研究资料馆前馆长,当记者问及对物哀的理解,他如此说‘所谓物哀,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情感,对于人来说,无论是开心,还是悲伤,都会有「哀」的感觉,发出类似‘啊’的感叹,这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共鸣,也是一种审美观。’这段实在不好翻译,因此意思理解起来可能比较麻烦,但时至今日,‘物哀’这一文化特点已融入大部分霓虹人的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