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一例恐婚症的案例分析(2)

2023-03-10案例分析心理咨询恐婚症 来源:百合文库
恋爱中因为发现男友的一些特质像生父,导致她把父亲的角色投射在男友身上。对父爱缺失的渴望,他希望男友能包容自己,能像一个父亲一样去宠爱自己疼爱自己;内心深处对父亲的爱与恨的交织,在与男友的相处中导致她内心不断处于纠结冲突中,她一方面很爱男友,另一方面又因为男友某些言行触碰了自己内心的伤痛,而对男友发火或者冷战。在男友身上投射了太多她所缺失的生父的爱,想从中弥补这种缺失,抱有太多不合实际的期望。因为父母离婚又让她对婚姻持有一种很悲观的态度。高度的期望值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不断煎熬着自己,同时也煎熬着男友。两个人相处中冲突越来越越多,越来越大,这更让她对爱情失去信心。一方面内心特别渴望爱情,一方面内心对爱情极度恐惧,内心缺乏安全感,焦虑抑郁。
美龄老师从以下几点为赵婕做了心理调整
一、重新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并理解父母的婚姻;
二、与生父多加沟通,建立依恋;
三、弄清楚自己想要寻找什么样的爱情;
四、学会以正确的方式与恋人沟通。
经过一个月的心理调整,现在赵婕已经可以很坦然的面对这段恋情,她说对感情不再是非黑即白,幻想或者恐惧,有过多不合理的期望,而是站在一个真实的角度上,面对自己的内心。
个人感触:父母向孩子隐瞒离婚的原因,以为这是在保护孩子免受伤害。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孩子已经目睹了父母的冷战、争吵、离婚等婚姻破裂的全过程。虽然可能他们当时很小,但这种创伤的场景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随着年龄的长大,随着他们进入爱情婚姻的年龄。先前种下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结出恶果。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事实真相(因何走在一起,又因何分开)。否则孩子就会不断的猜测和怀疑,导致对婚姻恐惧。另一方面,夫妻离婚后,双方都应积极的照顾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虽然父母分开了,但他们依然是爸爸和妈妈,依然会像以前那样爱他。愚蠢的夫妻,离婚后双方相互埋怨,相互仇视,这将给孩子带来内心撕裂及仇恨;离婚后没有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如果不再照顾孩子,这将会给孩子带来父爱或母爱的缺失。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