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细说三国04:他临终前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刘备的本性……(2)

2023-03-11历史三国演义三国刘备 来源:百合文库
不过,刘备并不会因为做了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就能心满意足的;他的志向在于“澄清宇内、复兴汉室”,一个县令之类的小官职,岂能拴住他的野心?所以,他做官不喜、丢官不忧,即使有了官职,也随时可以走。
刘备在江湖上的名声特别好。徐州的军阀——陶谦就很信任他,在临死之前,还把自己的地盘交给了刘备(就是今天的山东一带)。
军阀混战时期,大家都在攻城掠地;徐州这块肥肉,让当时很多军阀,包括曹操、袁绍、吕布等人都垂涎三尺。
陶谦没有把徐州让给自己的儿子,也没有送给别人,偏偏让给了只有声望、没有实力的刘备,说明陶谦是一个非常效忠汉朝的人。而且,他认为,只有刘备有责任担负得起这个重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让徐州”。
但是,刘备也被自己的“声望”给连累了。
他刚刚占据徐州没多久,走投无路的吕布就来投奔他。刘备心慈仁厚,不仅收容了吕布、还让他在徐州附近驻扎兵队。这个吕布是一头白眼狼,趁刘备外出打仗的时候,他反咬一口、趁机把徐州给占了。结果刘备没办法,假意依附吕布、然后找机会投靠了曹操。
在当时,刘备跟曹操可是死对头,刘备愿意投奔他,说明了两点:其一,刘备这个人能屈能伸、懂得权衡利弊;其二,刘备的实力还是太差了,他甚至找不到可以投奔的人。
曹操表面上对刘备真心诚意,还承诺说,把徐州抢回来就还给他。后来,曹操带兵击败了吕布,却派了自己的部下去管理徐州。完全无视自己的承诺。
常常听人说:没有人真的靠得住,那些所谓的承诺都不可信。
其实,当我们处在劣势的时候,别人给我们“不求回报的承诺”,更多只是一种施舍罢了。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更何况,东汉末年的乱世,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吕布战败后,被五花大绑、跪在曹操面前。吕布说:“这绳子绑的太紧了,给我松一下吧!”
曹操说:“缚虎不得不急。”(绑老虎,怎么能不绑紧一点呢?)
这时候,吕布还心存侥幸地说:“曹公得到我,统一天下就再也没有阻碍了!我可以为您率领骑兵、曹公亲自率领步兵,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下统一指日可待!”
曹操缓缓点头。
一方面,因为曹操这个人特别爱惜人才。他麾下的大将张辽、张郃都曾经为别人效力,投降曹操后,也都得到了重用。后来曹操俘虏了关羽,也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
另一方面,吕布又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三国第一猛将”,曹操怎么能不心动呢?
曹操就问旁边的刘备:你觉得呢?
刘备附在曹操耳边轻声说:曹公,你忘记丁原和董卓是如何死的了吗?
丁原曾经是吕布的义父。吕布收了董卓的贿赂(一匹赤兔马),二话不说、就把丁原给除掉了,然后认董卓当“义父”;后来,经过王允的挑拨,吕布又把董卓给杀掉了。
吕布心如死灰,骂道:“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

如果说,吕布一生做了不少蠢事,唯独这句话一语成箴、道出了刘备的本性。多年后,曹操想起这句话,很可能会后悔莫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