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刘慈欣(三体作者)经典语录(杂谈、书评与采访篇)(5)

5. 现在他们只是觉得我在业余时间干了点儿私活。(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刘慈欣 VS 江晓原》
1. 很多西方的东西被引进进来,都是经过选择的,凡尔纳符合我们宣传教育的需要。
2. 写科幻这几年来,我并没有发生过什么思想上的转变。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
3. 我们要注意的是人性其实一直在变。我们和石器时代的人,会互相认为对方是没有人性的非人。
4. 江:依靠科学能找到人生的目的吗?
刘:但科学可以让我不去找人生的目的。比如说,利用科学的手段把大脑中寻找终极目的这个欲望消除。(大刘太能抬杠了…)
5. 在科学精神之中没有包括对科学自身的无限崇拜——科学精神之中包括了怀疑的精神,也就意味着可以怀疑科学自身。
6. 并不一定其他的知识体系比科学好,但可以有很多其他的知识体系,它们和科学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1. 他们不知道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能给生活带来什么,他们为此激动,只因为这是哥德巴赫猜想。(每一次国家命运的转变,都能给国人带来无限的激情)
《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
1. 科幻文学的世界形象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现实世界中任何一种邪恶,都能在科幻中找到相应的世界设定,使其变成正当甚至正义的,反之亦然,科幻中的正与邪、善与恶,只有在相应的世界形象中才有意义。
2. 阿西莫夫的巨著《基地》中所展现的历史观和文明进程深得本·拉登的认同,以致用此书的标题命名自己的组织,并自诩为现实版的谢顿(大刘从哪打听的?这何止是科幻,那简直就是科幻…)
《南方都市报:三体3——超出你可能的想象》
1. “应该把三维的西湖风景二维化,变成一幅水墨山水画,然后再一维化,变成一根细细的杭州丝绸。” (在杭州举行的一次科幻笔会上,一群科幻作家在西湖边上讨论起“如何毁灭一座城市”。在其他人七嘴八舌争论过后,刘慈欣喝了口酒,淡淡地说。)
2. 附带一句该文作者雷剑峤的话: “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刘慈欣与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的距离,远小于中国当下任何一位小说家与马尔克斯、略萨的距离。” (过誉了…)
《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中国科幻作家建议开展外星生命探测和接触对策研究》
1. “我期盼着看到中国人能把自己的目光从日常事务中拔出来,望向太空,哪怕只是一小会儿。有时候,这可能是一件很现实的事。”
《文明的返祖——最后的城堡》
我们将要面对的外星文明在生物学和文化上与我们的差异,可能比我们与昆虫和植物的差异大的多,与他们同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至少以人类文明的演化方式看几乎是不可能的,生物学和文化上的差异是一堵难以逾越的墙。也许,在宇宙的其它地方存在着可以相互间水**融的不同文明,但如果真有一张银河系统一文明的大拼图的话,那人类文明这块七巧板可能放到哪儿都不合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