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个人写作素材积累】人文历史篇 编号:190107

2023-03-18教育民国小说素材人文历史 来源:百合文库
今天的主题,依旧是民国。
说到民国,总有那么一抹难以忘却的水青藏蓝,混着离别时的笙箫萦绕在心头。也许那个时期的故事总以心碎为结局,但也正是这样,他才拥有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独特美感。
民国的独特的文化环境也孕育了他独有的教育特点。在这种中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氛围下,民国时期的学生往往会很独特。
民国女校:
在民国时期,逐步冲破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女校开始兴起。再次需要特别提一下,女校这个东西确立在清朝,发展在民国。近代史上,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是教会学校,1844年即在宁波开办,后由沿海向内地渗透。然而,教会女子学校在有清一代,始终游离于中国主流社会之外,直到1907年才取得合法地位。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在民国时期女校发展迅速,许多当时知识分子都将自己的女儿送入了女校,普通民众看到这些“名门望族”敢于冲破世俗观念,不怕人说三道四。于是,心疼儿女的家长也陆续把女孩送进女校。
关于男女混读与教育权利:
在1907年3月8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女子教育合法化以后,男女同班也开始出现。但是这个所谓的男女同班并不公平,女孩子虽然获得了旁听的权利但是也仅仅是旁听的权利,直到1912年民国政府制订了
《壬子癸丑学制》,提出废除教育权利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 
而对于高等学府直到1919年民国政府
教育部颁布
《女子高等师范规程》之后,那个年代的女子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天主教学校,传统私塾与新式学堂:
1850年,中国第一所中学——上海天主教徐汇公学成立。
据1914年统计,中国教会拥有学校8034所,中学学生人数为14万。
目的姑且不论,这些天主教学校确实为当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秉承着学贯中西的信念,这些学校为那个时期的神州大地培育了一批科学的种子。
关于传统私塾在民国时期的状况,只能说并未消亡,女禁的开放加之以天主教学校以及新式学堂的冲击,都在逐步削减着传统私塾的生存空间,但是作为了传承上千年的教学体制,私塾的生命力依旧不可小觑,哪怕是1905年科举取缔也未能让其彻底消亡。
新式学堂,由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设立新式学堂,在新政时期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获得大发展。在民国时期,纵使清廷已经不复存在,这个学堂的称谓也依旧保留了下来,并代替私塾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
民国时期教育的总体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无论是在军阀割据,还是战乱时期,都十分重视教育。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同时,
时学校教师的资薪也是相当之高。根据资料显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