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我也不知该叫啥(一)

2023-03-19原创 来源:百合文库
”这虽不至于是最后机会,但也许从往昔失败之中或可得出‘如此无尽之循环之终焉亦包含于循环本身之中’的永远可疑而无法被确切证实的具备些许诡辩气质的结论。换言之,我并不认为你的下次行动将与以往得出的在我看来已升华至经验乃至至理的结果相悖——未来不可变更。“此段话乃是下继另一种致使行为发生、或说诱导如此意料中结果的,又与目前可视文字无论是从字迹抑或文风甚至存在形式都完全不同的,姑且称其具备文字效力的诡异只可被一人彻底理解的表述形式。该形式的混沌性在于其于循环之中的不断变更,由于每一次穿越行动都将导致不同的文字呈现结果,使得在已然难以明晰具体次数的穿越之后,结果们逐渐突破了“结果”的束缚性单次概括而转为了一个庞大而不甚具体的概念。有如某些群聚性昆虫表现出的整体性,这个概念主要传达出一个中心思想——一个由遗憾、叹息、无奈等并不极端的灰色负面情绪点缀着少许如经精准而微妙切割后的钻石闪耀着灿烂光芒的喜悦、感动等正面情感的思想。
而载有如上一切文字、支持创造出变量的穿越行动的物件,为一本外观与书籍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从纯粹的书籍角度来看是一本未经良好裁剪的仓促制品。这看法来源于该书(姑且暂时称其为书籍)总有两面无字页面连在一起。而这种性质在初时是佐证其为盗版书籍的证据,亦是其险些直接被书籍的拥有者吴函丢弃的理由之一。之二则是在此书的出现之地,也即吴函的书桌上,他本人的常用事物遭到了明显翻动。这又提供了另一可能——书籍源于那位私闯民宅之人,可能是他蓄意留下的犯罪标示,象征着他本人的嚣张气焰与恶趣味,或是他无意遗落的贴身事物,将成为揭示他未知身份的线索。对于常人而言,他们往往会倾向于后一种猜想而将该书暂时保存下来,出于现实思考而并非艺术层面上的考虑,第一种推断将不会在人们脑海中浮现,即使出现也不过是自知妄想的胡乱推断,企图短暂地从思想层面突破现实的常理束缚而飞跃至美妙的艺术构想,以于繁琐常规的生活中找寻到难得的刺激与新奇。
但对于吴函而言,这本书有如信函一般,传达了翻动者意图表现的东西,甚至再向着艺术创作方面设想,此信函包含了翻动者苦心孤诣意图表达的东西,“多少日夜之思索,多少演化之可能,尽在于此。”吴函一边自言自语地口述他的设想创作,一边却诞生了与自己第一次决定的处理书本的方法(即上文所述的常人的保存举措)彻底相反的想法。出于对隐私被无理侵犯的愤恨与有意识地培养这份怨恨使之壮大来达成自己的终极目标——通过深陷艺术来创造艺术——的理由,他决心毁掉这本书籍以卸除愤怒——实质上是让愤怒之火得到最为充分地燃烧,并最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达成戏剧式的纯粹情感——现实中诞生的情绪往往具备复杂的特性,而某些意图构造出鲜明正邪对比的戏剧则会刻意将情绪单一化,并使之固定为那一角色的人物特性。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获得这样一种感官:我拒绝将我宝贵的精力投入到如此无谓的思考之中,此人之心血被我彻底忽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