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无处逃避的欲望——《洛丽塔》读后感

2023-03-25小说阅读读后感我在B站读经典 来源:百合文库
罗曼·罗兰曾说:“人们不能给情欲规定一个时间。”人类虽然自诩理性动物,但情欲的本能毕竟始终隐伏在人的内心深处,一旦发作,就会如同滚滚江水一般无法控制。如果情欲的种子在情窦初开的十多岁早早萌发,谁能说这是不合时宜?如果一个中年男子的情欲指向了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女,谁又能挽救这场不可救药的恋情?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一开始就注定会以悲剧结尾的不伦之恋——一个身为大学教师的中年男子亨伯特,因为自己少年时代一段短暂爱情的回忆,疯狂地迷恋9-14岁的少女;又因为机缘巧合,他遇到并且爱上了年仅12岁的养女洛丽塔,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使他在这段感情中饱受折磨,最终洛丽塔依然离他而去,万念俱灰的亨伯特枪杀了引诱又抛弃洛丽塔的奎尔蒂,并死于狱中。这样的乱伦情节加之小说中的个别情色描写,在当时难免会引起评论界的一片哗然。但在我看来,这部作品绝不仅仅是一部情色小说,而是一部描写人如何被自己的欲望所毁灭的作品。
纳博科夫在《关于一本题名〈洛丽塔〉的书》一文中提到了欧洲严肃文学的情色描写传统:“诚然,在欧洲古代,并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明显的例子来自法国),有意的猥亵,与喜剧性的闪现,或者辛辣的讽刺,甚至杰出的诗人放荡不羁时表现的激情,并非是格格不入的。”但纳博科夫同时也指出,在现代文学中,情色描写已经失去了早期文学传统中的严肃意味,沦为了“品质二流、商业化”和“简单的性刺激”。然而《洛丽塔》有意避开了色情小说所“必须遵循”的“严格的叙事规则”,而是使用写作技巧以期表达艺术的独创性。从这个角度上看,纳博科夫在情色描写的表面之下所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他对“欲望”这一话题的严肃思考与探索。
毫无疑问,欲望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它的历史远比道德、良知悠远。按照进化论,人类的祖先正是出于在弱肉强食的自然世界中生存下来、并且能够生存得更好的本能欲望,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进化成为今天的模样。而《圣经》上也记载,人类之所以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来到大地上,正是因为受欲望驱使偷食了禁果。而情欲是人类诸多欲望中最强烈的一种,它不同于简单的“肉欲”,因为它既夹杂着肉体的欲求,又包含着情感的倾注,是一个人的原始本能在对方身上的巨大投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欲的对象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内心的某一重人格。
正如《洛丽塔》中的亨伯特,他所疯狂迷恋着的洛丽塔其实是少年时代自己的年轻爱人安娜贝尔的投影和化身:“实际上,要是有年夏天我没有爱上某个小女孩儿的话,可能根本就没有洛丽塔。”年少的亨伯特与安娜贝尔的爱情是强烈而绝望的,他们彼此都在对对方的爱恋欲望中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我们彼此疯狂、笨拙、不顾体面、万分痛苦地相爱了,而且我还应当补充说,根本没有希望;因为那种相互占有的狂热,只有凭借我们实际吸收、融合彼此全部的灵魂和肉体,才能得到缓解。”但安娜贝尔的死结束了这一切,从此,安娜贝尔的形象成为亨伯特脑海中终其一生挥之不去的身影,成为他成年之后疯狂迷恋的“性感少女”的标杆,某种意义上已经内化为了他的灵魂的一部分——换言之,成为他的“欲望”本身。直到他与洛丽塔相遇,压抑了数十年的情欲才突然得以释放,或许这也正是亨伯特在《洛丽塔》开篇的独白中把洛丽塔称作他的“欲望之火”的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