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吴承恩与西游记 渴望人间是青天,神州遍地有清泉(4)

2023-03-25同人严嵩吴承恩与西游记严青天 来源:百合文库
严嵩知道,虽然经历了一整天的厮杀,俺答的军队已是强弩之末,但是蒙古骑兵毕竟是身经百战的,不可能被一支刚刚组建了不到五天的,没有任何编制的乡勇军轻易击溃,还能被斩杀一万多人。其实,一切都已经很明显了,沈坤的这支所谓的乡勇军,根本就不是他临时招募的,而是早有准备的。严嵩不知道沈坤蓄养这支军队有多长时间了,从乡勇军所爆发出的战斗力来看,三个月是最保守的估计,而时间往长了说,也许当沈坤接替蔡昂成为反对派领袖的时候起,他就开始做这种准备,以备不测了,如果这么算,那沈坤已经准备有六七年了。而对于这一切,自己居然是一无所知。
“看来以后,还要多关注沈坤的动向啊,虽然老夫从未想过与沈坤为敌,但是早做准备,才能有备无患。”严嵩想到。当然,对于沈坤的这种行为严嵩并没有感到丝毫紧张,恰恰相反,他感到了一些欣慰,因为这一点正好能够说明沈坤并不是那种只有忠心与才干,却没有一点心机的人,真的到该不择手段抗争的时候,他也不会选择坐以待毙。而另一方面,沈坤对于蒙古内部政治动向的掌握也让自己感到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对于俺答和太子的种种恩怨,严嵩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也许这些年出于种种原因,自己都把绝大多数心思放在揣摩皇帝心思这方面了,而对于军政要务,自己只能称得上是合格,而离优秀似乎是越来越远了。而沈坤在军政方面自然有如此天赋,那以后肯定会对国家有用。既然这一战能打出至少三十年的和平,那么自己的有生之年,甚至是沈坤的有生之年,都不需要再为蒙古的事情担忧了。
其实最让严嵩欣慰的还是沈坤态度的转变,他明白,沈坤不可能蠢到将自己蓄养私兵,死士这种机密的事情告诉自己的,就算沈坤真的刚直到那种地步,那李春芳也不可能会带着他往坑里钻,沈坤能说出那些话,也意味着他对自己也开始逐渐信任了。既然如此,那么以后朝堂上的许多事情都会好办很多,虽然沈坤不能做到像蔡昂那样跟自己完全实现心照不宣,但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大破俺答兵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欣喜若狂的大肆庆祝。不过无论是严嵩还是沈坤都认为不能放松警惕,俺答兵虽然已经被击溃,但是五六万溃兵依然分散在北京城周围,如果京城的守备松懈,他们随时都有反扑的可能。还有就是五六万溃兵对于京城附近的治安依然有着毁灭性影响,因此即便俺答被彻底击溃了京城的战备也依然没有解决。过了三四天确定了京城周围方圆二十里没有俺答的溃兵之后,京城才从一级戒备变成了普通的戒备,虽然清理溃兵的行动依然在继续,但面对着这场大捷,也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面对沈坤的战功,严嵩自然直到该由何人以何种方式让皇帝知道,他也自然不可能让皇帝知道实情,比如说沈坤已经蓄养私兵很长时间之类的事情,他打算让皇帝知道的信息是沈坤和李春芳巧用离间计让蒙古兵自相残杀,然后北京城的守军趁势出击,一举击垮了十万蒙古兵。7月7日俺答兵临北京城下,到了7月15日俺答全军溃败,而直到7月19日朝廷才确定了北京城暂时安全,才将警备从一级警备变成普通警备,北京城门依然是终日紧闭。而也在确认了北京差不多安全了之后,朝廷才召开论功行赏的会议,让大家讨论究竟谁有功劳。在朝会上,沈坤第一个发言,虽然已经有所准备,但沈坤的一席话让包括严嵩在内的所有大臣都目瞪口呆。沈坤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荒唐透顶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那个叫蜈蚣子的人大显神威,埋伏在一片竹林里,装作美猴王,吓退了十万俺答兵。
沈坤将蜈蚣子吹的神乎其神,然而他始终无法解释为什么正在攻城的十万蒙古兵会突然远离城池钻入了一片竹林。实际上,俺答那天确实钻入了一片竹林,因为俺答全军溃败了,他是带着身边几十个人逃窜到一片竹林里的,要不然,北京城周边的竹林哪能困住十万大军呢。面对沈坤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皇帝似乎听的非常起劲。“沈爱卿,根据你的意思,这次俺答能够退兵,京城能够转危为安,全都是那个蜈蚣子的功劳?”皇帝问道。“是啊,要不是蜈蚣子大显神威,勇退敌兵,后果将不堪设想啊。”沈坤说道。
“经沈爱卿那么一说,这个蜈蚣子,朕道真的想见一见啊。”皇帝听了沈坤的描述似乎赞叹不已。“好,那么臣这就将他带来,他可是山阳县著名的大才子,是个奇才啊。”沈坤也赞叹道。严嵩也有些疑惑了,他不知道沈坤究竟在想些什么。严嵩猛然又想到了十几年前那次“赦吴”事件,自己跟蔡昂,文征明同朝为官整整十年,期间默契的配合几乎没有出过一丝疏漏,然而唯一一次就算围绕着蜈蚣子那次。那一次本来严嵩也不在乎蜈蚣子的死活,他提议要杀蜈蚣子只不过是他扮演角色的惯例罢了,然而那一次蔡昂,文征明为了赦免蜈蚣子居然强行把猴子叫说成“赦吴”,然后要求赦免天下所有吴姓囚犯,这也是那十年里自己跟文蔡唯一一次真正的冲突与裂痕的。没想到时隔十几年,这个蜈蚣子居然又以这种方式成为了朝廷讨论的目标。严嵩很清楚,皇帝并不是傻子,沈坤这番漏洞百出的鬼话,根本就不指望谁能信。
皇帝之所以会听信这种鬼话原因也很简单,皇帝并不知道战争的具体细节,他只知道城池布防是由严嵩负责的,那么论功行赏严嵩便是头功。而这样一来,严嵩便处于一种功高不赏的局面,而这无论是谁都不希望看到。因此把头功让给一个能让严嵩头疼,厌恶的人,自然是皇帝的首选。严嵩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他的计划里头功理所应当是沈坤的。不过由于沈坤的操作,一切好像都被打乱了。蜈蚣子之后被带到了大殿之上,经过一系列的交谈之后蜈蚣子被封为大明朝的猴王。“猴王这个称号,对他来说正是恰如其分啊。”面对蜈蚣子的请求严嵩说了这么一句。既像是叹息,又像在讽刺。
蜈蚣子被封为大明的猴王,皇帝很高兴,蜈蚣子和沈坤,李春芳似乎都很高兴。沈坤这些年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称赞蜈蚣子的才能,举荐蜈蚣子当官。这些年沈坤提的许多建议严嵩都会当众反对,但是,在沈坤提出的那些建议中,似乎只有举荐蜈蚣子这一条,是严嵩发自内心反对的。而现在,蜈蚣子因为一个荒唐离奇的故事,居然封爵称王!严嵩这七十年来见过不少荒唐的事情,也听过不少荒唐的故事,而官场这么多年自己也早已习惯了说假话,也善于编造荒唐的故事。但蜈蚣子的这件事情还是让严嵩感到震惊,因为这似乎证明,为了能给蜈蚣子铺路,沈坤甚至能够不顾一切底线。就算沈坤真的要让蜈蚣子做官,真的编造谎言,也至少应该说一些像样一点的故事吧,比如说编造蜈蚣子杀敌有功,甚至把散步流言,或者是率军击溃俺答兵的人换城蜈蚣子也说得过去,而沈坤在朝堂上的说法,似乎能够说明在他眼中蜈蚣子已经不是挚友,而是神灵了。
“你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给我除掉蜈蚣子,事成之后重重有赏。”想到这里严嵩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叫来了下人,嘱咐了他们。“有些事情,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蜈蚣子虽是皇上亲封的猴王,但杀了他,皇上也未必怪罪于我。”严嵩想道。这是严嵩第一次真正对蜈蚣子起了杀心,严格来说,也是唯一的一次。
过了大半天那两个下人回来复命,说他们用**迷倒了蜈蚣子,然后将他带到僻静处刚要动手就被人打晕,所以未能得逞。“知道了,这件事你们不要和任何人说。”严嵩嘱咐道。其实他刚下达这个命令,就有些后悔了,他觉得自己这次确实是有些太冒失,太莽撞了。“蜈蚣子之所以不要官位,只要猴王,其实用意很明显,他有自知之明。”严嵩想道。“毕竟,当官并不是白吃饭,如果他真的当了官,那么用不了多久便会原形毕露。”严嵩想到。“虽然沈坤在蜈蚣子面前会有些癫狂,但是蜈蚣子并不癫狂,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也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种人虽说可恨,但其实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严嵩想到。“并且如果除掉了蜈蚣子,也就意味着自己和沈坤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纽带就将彻底断裂了。那天沈坤能听李春芳的,和自己商量抗击俺答的事情,就算一个好的开始,不能因为蜈蚣子这只跳梁小丑,就将这个良好的开始扼杀在萌芽之中。
”严嵩想道。“也罢,也罢,一个蜈蚣子也不值得我这么用心,虽然老夫也要提防一下,毕竟,等哪天老夫不在了,沈坤会为了蜈蚣子干出什么事来,还真的很难说。”严嵩想道。“不过,真到了那一天,我最担心的还并不是蜈蚣子如何如何,我最担心的人还是大殿上那位,蜈蚣子的事情,就再放一放吧。”严嵩经过了一系列的思考,总算把蜈蚣子的事情先搁置在了一边。虽然俺答已经全军溃败,但就目前而言,需要做的事情依然有很多。
俺答兵虽然已经全部溃败了,但是五六万溃兵依然在周边游荡着实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而大量勤王部队涌入,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灾。对于几万溃兵,自然用不着那么多勤王部队了,所以哪些勤王部队需要遣散,又要如何遣散,这些都是问题,而面对哪些溃兵,究竟是把他们杀了,还是抓起来,抑或是赶回关外,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争吵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过在击退蒙古兵之后,沈坤和严嵩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虽然这种默契跟当年的蔡昂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也让事情变的顺利了不少。再加上李春芳的助攻,一个月之内这些事务最终都被处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另一个问题才是严嵩最为担心的,那就是炼丹的事情。虽然皇帝目前暂时还没提炼丹的事,但保不齐哪一天皇帝会旧话重提。而严嵩在今年上半年做的重重布置,也并没有彻底荒废。
如果皇帝真的旧话重提了,严嵩自然会按照原计划来一个玉石俱焚,但是不到迫不得已,谁又希望玉石俱焚呢。跟处理俺答入侵的遗留问题相比,这件事情才更是严嵩的心病。8月平安度过,因为俺答的入侵,炼丹计划确实可以算是夭折了,虽然俺答造成的破坏并不比炼丹计划少。虽然过了8月皇帝也没再提炼丹的事,但严嵩总觉得放心不下。毕竟,在距离抓童**女那件事十四年之后,皇帝都能旧话重提,何况现在跟原计划相比只过了一个月呢。有一次严嵩请医生为自己诊治的时候,医生说自己只是操劳过度,认真修养就好,然后医生又说什么猴脑可以延年益寿,是养生良方。对于这种说辞严嵩的第一反应是不屑一顾,他也很疑惑为什么医生会说出如此荒唐可笑的事。不过霎那之间,严嵩就像恍然大悟了一样。之后,严嵩当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捕捉猴子,自己要天天吃猴脑。“蜈蚣子,你是猴王,老夫便要吃尽猴脑,到时候,看你还怎么当你的猴王!
”严嵩冷笑道。当然这只是一个托辞,此时的严嵩也没心情去想蜈蚣子这种破事了。“吃猴脑能够延年益寿的事,大概很快就会被皇上知道,如果哪一天他又想炼丹了,大概活猴脑子会成为他的首选吧,这可比童**女和处女经血要好太多了。”严嵩心里想道。
俺答退兵的真相最终还是传到了皇帝那里,当然,不是全部的真相,像私自招募死士的事情如果沈坤和严嵩一同保守秘密的话,那么瞒过皇帝还是可以做到的,当然,皇帝不可能承认自己封蜈蚣子为猴王封错了,不过得知真相之后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10月下旬,沈坤,李春芳正式进入内阁,从此之后他们两人具备跟严嵩一同与皇帝商议军政大事的资格了。在外人看人,这也是反对派取得的另一个成就。而在沈坤,李春芳进入内阁前夕,新晋猴王蜈蚣子返回了山阳县,其实这也正常,蜈蚣子既然已经不打算做官了,那么回到家乡自然也是最好的选择。这段时间山阳县又发生了一些事情,不过严嵩已经没心情去细想了。而到了十一月,罗庞却只身从山阳县来到了京城,他还带了一本西游记,说蜈蚣子的西游记又出新版的了,在新版的书里照样把罗万金说成白骨精,把严嵩说成牛魔王。
不过跟这本西游记相比,更让严嵩惊讶的还是罗庞的眼睛,他的左眼居然瞎了,眼珠也已经摘除了。
之后罗庞便说了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罗庞本来就不太会说谎,就算真的说谎了,编出来的谎话也是漏洞百出,就算是一般人也是轻而易举的听出来他在说谎,何况是在官场纵横多年的严嵩。罗庞见状也就不再有丝毫隐瞒,说了自己这段时间里做的事情,以及左眼瞎掉以及来京城的具体原因。严嵩静静的听着,但表情却逐渐凝重了起来。“伯父,真不知道这个蜈蚣子究竟有什么神力,那么凤毛明明已经被打死了,但居然又能起死回生。”罗庞抱怨道。“这事确实有些蹊跷,不过也不是不可能,从淮安到京城来回不到四千里,如果快马加鞭的话,也许半月之内便可以往返,可能凤毛还没有死透吧,毕竟,人下葬之后一个月还发现健在的事情我也听说过,凤毛能够死而复生,其实也不算太奇怪。”严嵩说道。“不过,你对此又如何看待此事呢,听你的口气,你似乎是大失所望啊。”严嵩说道。
“是啊,我不服!那个蜈蚣子有何德何能,能够被封猴王。凤毛又凭什么能入府学,为什么,这些年罗家遭遇接二连三的变故,而蜈蚣子这种人却能越过越好!我就是,我就是要让蜈蚣子后悔一辈子,但是,我却未能如愿,我怎能不恨!”罗庞感叹道。“够了!你还有脸说!”严嵩突然暴怒厉声喝道。“官府因为你是我的侄子,所以不敢拘捕你,但是,你又是哪来的脸面,又哪来的勇气敢跑到这里来说!”严嵩的态度让罗庞也一时也是吃了一惊。
“不要说是一只眼睛了,就算是你两只眼睛都被捅爆了,那也是你咎由自取!自从你父亲患病之后,你便是一家之主,这么多年了,我原以为你真的尽到了一家之主的责任,但是。。。”严嵩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是你今天的态度,真是让我要多失望有多失望啊。是不是哪天,要伯父亲自送你上刑场,亲眼看着你被斩首示众,你才满意!”严嵩感叹道。罗庞试图辩解着什么,但很快他就感到无话可说了。“还有何莲,她盗窃王长卿的珍珠,按律就应该入狱,并不是被人陷害入狱的。不过她这辈子确实吃了不少苦,也确实不容易,也正因于此,老夫才想办法让她提前出狱的,不过,这并不代表她无罪。”严嵩说道。“至于何莲的那个弟弟,他将王长卿打晕本来就算罪加一等。并且他的尸体伯父早就查验过了,确实是死于疾病,不是遭人陷害的。”严嵩说完这句话,沉默了一阵子,继续说道。
“罗庞,这些年,罗家也确实是你一个人撑着的,你的不易,伯父也看在眼里,罗家的顶梁柱,你确实当之无愧。”严嵩说道。“能够成为你的父亲,或者是成为你的妻子,那确实都是幸事,但是伯父还是有一句话要提醒你,你应该记住有些事你是不能做的!”严嵩说道。“以后自己注意吧,如果类似的事情再发生第二次,那你就当没有我这个伯父好了。”严嵩说完这句话,叹了一口气,然后补充道。“蜈蚣子的事,我自会处置的。”
“相公,又发生什么事了,该不会是山阳县又发生变故了吧。”欧阳氏听见了严嵩那几句暴怒的话,赶忙从房间里出来了解情况。由于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严嵩的任何一点状况,欧阳氏都会非常担心。“伯母好。”罗庞看见欧阳氏之后连忙问候道。“庞儿,你伯父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如果不是什么非常要紧的事,你还是暂时先放一放吧。”欧阳氏抱怨似的说道。”等一下,庞儿,你的左眼怎么了?“欧阳氏好像是突然间才发现了罗庞的异样。“没事,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最近他得了一场恶疾,不得不将左眼摘除。有些东西尽早舍弃也是对的,不然,悔恨终身啊。”说到左眼,严嵩和欧阳氏都想起了他们早夭的儿子,故而由此感慨。“庞儿这次来京城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他听说最近老夫在吃活猴脑子,大概是想来尝鲜吧。”严嵩说道。“这猴子是天地之灵物,也是上等的食材,而活猴脑子则是猴子最精华的部分。
既然庞儿来了,那么也可以一块尝尝鲜。”严嵩把刚才悲叹,愤怒的情绪收了起来,换了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是啊,这活猴脑子确实是人间极品。”欧阳氏附和道。“我原以为这是伯父特有的爱好,没想到连伯母也这么认为啊,好,那我也尝尝。不知那个猴王现在,会作何感想啊。不过我听说那个猴王想要来京城解救猴子,伯父也要做好准备啊。”罗庞说道。“不用管那个蜈蚣子,一个虚无缥缈的猴王能翻的出什么浪花,这回来京城,你想住多久都行,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吧。”严嵩嘱咐到,之后一家人便吃起了猴脑。“这个猴脑,伯父现在是每天都要吃。”严嵩说道。虽然吃到了猴脑,但是罗庞并不想在京城久留,他第二天便辞别严嵩返回山阳县了,严嵩也不挽留,他只希望罗庞能够听进去自己说的话。又过了一段时间,到了十一月底,严嵩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有一个人阻拦运猴子的部队,要求他们马上把猴子放了,还说他是皇上亲封的猴王。
想都不用想,是蜈蚣子来了。
在这段时间里,严嵩也确实读了一遍西游记,也差不多看了白骨精和牛魔王的情节,总体而言这本书的水平还说说得过去的,不过一想到蜈蚣子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准备写这本书,写了二十多年才写成这个结果,并且似乎为了写书对于家中的事务一概不管,青少年的时候是在花父母的钱,而在父母去世之后吴家则靠妻子叶芸经营的染线铺维持生计。还有就是在“赦吴”事件发生之后似乎是为了庆祝蜈蚣子又娶了二房叫牛玉凤,这个牛玉凤据说武功高强,天下没几个人能比得上,而蜈蚣子前几次出游都是由牛玉凤保护他的安全,而在何莲偷珍珠那次事件中一度蒙冤入狱的也是牛玉凤。而这次来京解救猴子,牛玉凤也按照惯例担任护卫的作用,不过跟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在进京路上又有了另外一个护卫叫做陈龙,他是蔡昂的故吏,现在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依然老当益壮。“这个蜈蚣子以写书为名,一辈子逍遥快活,脸皮如果厚到一定程度,那确实是不错的人生啊。
”严嵩感叹道。“不过这书中有些内容说的也没错,虽然在现实中,黄风道人已经被义士杀死了,但是,像黄风道人这样的妖魔鬼怪世间又有多少呢,又怎么可能杀的完呢。”严嵩看了一会儿《西游记》,然后把书放了起来。“有时间再慢慢看吧。”严嵩自言自语道。负责押送猴子的官兵很快就来向严嵩报告了蜈蚣子的所作所为,根据官兵的说法,在他们抓捕蜈蚣子的时候,牛玉凤和陈龙拔剑出鞘,问严嵩需不需要一同抓起来。“不用。”严嵩想了想回答道。至于在严府门口牛玉凤说的什么“严嵩老贼心狠手辣”这种事情,卫兵已经懒得通报了。在严嵩面前,蜈蚣子大肆痛斥严嵩吃活猴脑子的罪恶,还大肆的说什么严嵩不懂生命的可贵,虽然严嵩对于蜈蚣子的为人也或多或少有了一定了解,但是遇到跟猴子有关的事情时,蜈蚣子至少表现的确实算是勇士——即便是什么都无法改变的勇士,而不是他印象中的大明巨婴。
“生命的可贵。”听了蜈蚣子的话严嵩心里又开始想一些东西。“是啊,如果不是因为俺答入侵,现在这个时候我大概已经人头落地了,本来自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但是命运却又给了我一次生的机会。从童**女,到处女经血,生命的可贵,我岂能不知,对于这些我已经竭尽全力去阻止了,然而因为自己的行为,北京郊外的百姓又因此遭受了无妄之灾,命运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无奈吧。”严嵩心里想道。
后面严嵩扬言要将蜈蚣子扔进油锅里,但一只猴子突然杀出打断了这个计划。那只猴子的战斗力非常强,似乎严府上下无人能抓住。之后严嵩想了想放弃了油炸蜈蚣子的计划,将蜈蚣子拘押起来第二天再说。到了第二天严嵩和蜈蚣子打赌,说让蜈蚣子承受一百皮鞭再出府门自己就可以不吃活猴脑子,蜈蚣子欣然接受,也承受了一百皮鞭,最后被一匹白马驮出了府门。这个结果确实让严嵩意想不到,不过,吃猴脑的事情已经这么长时间了,皇帝也肯定会知道。到时候皇帝炼丹的药引子就多了一个选项,如果皇帝选择用活猴脑子炼丹,那么自己那个铤而走险,玉石俱焚的计划就能够无限期的搁置了。虽然因为炼丹计划的夭折严嵩暂时也没有了性命之忧,但是对于古稀老人来说,其实每一天都是走在黄泉路的边缘,所以在沈坤,李春芳入阁前后严嵩还是自己写了一封信,将自己这些年的良苦用心以及玉石俱焚的计划写在信中,然后放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嘱咐妻子等哪天自己去世了,就把信交给沈坤。
虽然这么一来沈坤的家中也会因此蒙受巨大的风险,不过这种风险总是有人需要承受的,既然自己不希望家人蒙受风险,那只能把选择权交给沈坤了。蜈蚣子被打之后去了京郊一个神秘的地方,那个地方的泉水能够治疗外伤,而严府的人很快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严嵩,而有几个人告诉严嵩一个惊人的消息——泉水的主人黄素娥,长相酷似白雪艳,极有可能当年白雪艳并没有死。这个消息让严嵩感到难以置信,当年自己已经确认过白雪艳已死,她怎么还会出现在京郊呢。严嵩又转念一想,或许是多虑了,毕竟,世界上确实有相貌一样的人,就像白雪艳和罗万金的亡妻一样,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严嵩还是决定让人将黄素娥先抓来再确认清楚,如果那个人真的是白雪艳,便绝对不能放过。然而派去抓捕黄素娥的人在回严府的路上被姚老大袭击,然后紧接着姚老大和黄素娥都不知去向。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结果的,比如说姚老大和黄素娥,严嵩只知道他们一度回到山阳县祭拜白雪艳的坟墓,然后就不知所踪了,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结局如何,后来又去了何方。
严嵩给蜈蚣子送去了一封书信,让他将《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和牛魔王片段删掉,即便不删,也要修改,不出所料,蜈蚣子回信拒绝。蜈蚣子是不会屈服的,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之后严嵩向皇帝上奏,要求将蜈蚣子治罪,沈坤自然是极力反对,在最后的一番讨论下,皇帝决定撤销蜈蚣子的猴王封号,并且封禁《西游记》。而面对皇帝关于《西游记》的发问,李春芳沉默不语,看来跟沈坤不同,李春芳在蜈蚣子面前还保有一定的原则,虽然李春芳的这种表现对外可以解释为“畏惧严嵩的淫威”,但是严嵩认为在蜈蚣子这个问题上,李春芳将来或许可以纠正沈坤的一些过激行为。皇帝下令封禁《西游记》并且撤销猴王封号的时候,新年已过,在过去的嘉靖二十九(1550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无论是朝廷里,还是京城附近,抑或是山阳县,在过去的一年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了许许多多不是提心吊胆,就是惨绝人寰的事。
而新到来的嘉靖三十年(1551年)也充满着未知,1月底,蜈蚣子离开京城返回山阳县,而严嵩决定针对蜈蚣子做最后一件事,给蜈蚣子一个警告,一个教训,虽然蜈蚣子表面上不会屈服,但是通过罗庞的描述以及蜈蚣子当年在淮安府公堂上的表现严嵩大概也可以推断出来,蜈蚣子虽然对外不肯退让半分,但实际上懂得躲避一切危险,比如说关于白骨精和牛魔王的内容,蜈蚣子虽然表面上坚决不改,但也许暗地里就把内容改了,现在,只需要最后一击。“首辅大人的意思,我们都明白了,但是,那个牛玉凤如何处置,需不需要杀掉?”严嵩的下人问道。面对这个问题严嵩犹豫了一阵,毕竟对于蜈蚣子来说牛玉凤确实有她的特殊之处,如果真的杀掉了牛玉凤,难保蜈蚣子会有什么跟以往不同的表现,如果事情再影响到沈坤,那就得不偿失了。不过严嵩还是下达了命令。“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最好不要杀。
但是,那个牛玉凤武功高强,如果你们不用尽全力的话根本无法活命,所以,你们如果觉得应该杀掉,那就杀掉吧。”严嵩下令道。
之后蜈蚣子一行人在回山阳县的路上遇到了刺客的伏击,陈龙和牛玉凤确实出手不凡,有几个刺客也力战而亡,不过最好刺客还是击杀了陈龙,而牛玉凤也逐渐抵挡不住,落入下风,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伙人出现,而严嵩派来的那些刺客因为久战体力不支,所以全部毙命。而严嵩也很快得知了消息,自己派出去的人全部被杀,而幕后的主使人是沈坤。面对这个结果,严嵩觉得有些意外,又觉得是在意料之中。之后严嵩又得知了一个消息,说蜈蚣子回到山阳县之后开始大张旗鼓的修建一个猴园,再然后,各种军政事务让严嵩和沈坤的关注点都逐渐远离了山阳县,嘉靖三十年(1551年)居然就这么平安度过了,一年无事。
或许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过于惊心动魄,多灾多难,在这一年过去之后,一切似乎都归于平静了。之后的数年里,蜈蚣子忙着经营着猴园,而山阳似乎真的恢复了太平,罗庞和蜈蚣子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虽然他们两家相互之间依然有着很深的怨念,但是数年之内居然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虽然从罗万金晚年开始,罗家就基本没有什么横行乡里,违法乱纪,残害百姓之类的事情了,但是基本没有也就意味着零星的恶性还是一直存在的,而这些事情在罗万金死后甚至略有回升。而在罗庞这次离开京城回到山阳县之后,类似的事情真的变成了0,除了贩卖私盐之外,罗家可以说真的成为了遵纪守法的典范,而残害百姓的事情也算是彻底消失了。而朝廷这边严嵩最担心的事情也始终没有发生,虽然自己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想出了“活猴脑子”这个炼丹的素材,但是之后这几年里皇帝又开始重新采用“传统”的方式炼丹,像童**女,处女经血这种东西,再也不提了。
在嘉靖二十九年逐渐远去的同时,沈坤似乎也逐渐的摆脱了蜈蚣子的影响,并且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沈坤对于严嵩也不会再处处敌视了,两人再朝堂上也能达成一定程度的默契。虽然这种默契程度还是无法跟当年的蔡昂相比,但是在严嵩看来沈坤有一点是蔡昂比不了的,就是他对军政事务的见解。对于严嵩来说,蔡昂存在的价值主要为了配合自己,用口诛笔伐作为暗号给自己通风报信,挑动铺天盖地的骂声作为挡箭牌,让自己能秘密谋划一些东西,顺便帮自己警告一下罗万金让他有所收敛,如果当年因病去世的不是蔡昂而是严嵩的话,那基本上没等到严嵩入土,蔡昂就会辞官退休了。而沈坤和蔡昂不同,沈坤自然不能像蔡昂那样做到天衣无缝的默契,但是沈坤有着他特有的价值,严嵩逐渐发现,当了二十多年的首辅,自己最擅长的还是揣测皇帝的心思,毕竟在这个时代,确实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了。
而在军政方面,自己确实不如沈坤,而这也就能够说明,大明朝后继有人。
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严嵩也发现自己即便是在表面上也不需要每件事情都跟沈坤对着干了,有的时候,在朝堂之上,严嵩赞同沈坤的提议时,完全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只要能对外传达出自己“赞同沈坤意见是为了陷害沈坤,借刀杀人”这样的信息,那么这场戏便能够继续演下去,因此在外人看来,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之后,严嵩是一次次的借机陷害沈坤让他去送死,但是每次都是弄巧成拙,扳石砸脚,徒留笑柄。而有这种舆论的支撑,严嵩和沈坤在表面上也没有继续水火不容的必要了。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严嵩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这一年,和他相濡以沫大半生的妻子欧阳氏因病去世,从十八岁到七十六岁,妻子陪伴了自己大半生光景,而在许多关键的节点,都是妻子一语破道,帮助自己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如果不是这样,恐怕自己早就自暴自弃,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
在出殡的时候,严嵩跟着送葬队伍一直送到指定地点,痛哭失声,欧阳氏被安葬在她的儿子严世蕃旁边,而那里严嵩也早就为自己预备了一块坟地。在妻子去世的时候,沈坤和李春芳也都前来吊唁。“从此往后,我真的是孤生一人了。”回到诺大的严府中,严嵩感叹道。“不知道剩下的路还有多长,不过我会把他走完的。”严嵩感叹道。虽然有丧妻之痛,但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严嵩似乎还并没有辞职退休的意思,然而繁忙的朝政也不容严嵩在悲痛中沉浸太久,好在严嵩最脆弱的时候,天下,朝廷和山阳县都没有出现任何大事,因此严嵩也逐渐从悲痛中恢复了过来。第二年(1557年)沈坤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也邀请了严嵩参加,当然,人们认为这是李春芳的提议,怕不邀请严嵩的话严嵩会找他麻烦的。从嘉靖三十年(1551年)道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这八年里,真的可以说是天下太平,四海晏然,而持续八年的平静,也让严嵩逐渐忘记了山阳县的蜈蚣子,而罗庞的转变也让让严嵩逐渐忘了他对《西游记》的执念。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2月20日,昔日朝中的“三驾马车”之一,跟严嵩,蔡昂共事多年,也已经退休多年的文征明去世,终年89岁。文征明少年时便钻研书法,字画,而退休之后更是醉心于此,在他退休的这十七年里他天天跟笔墨纸砚打交道,最好在给人撰写墓志铭的时候溘然长逝,他的晚年过的很是逍遥惬意。或许正是因为高超的书法技艺,当年文征明才能巧用笔墨向严嵩传达信息吧。这十七年来,严嵩和文征明也有过书信往来,不过越到后面就越少了,毕竟文征明离开朝廷之后,就无法给严嵩提供过什么有效信息了。不过,这十七年来虽然文征明跟严嵩的书信往来越来越少,但新年的“问候”是从未间断过的,也正是这一年一度的“问候”,严嵩才没有彻底将当年的那些“暗号”遗忘,和蔡昂一样,文征明在新年的“问候”书信里依然是那些痛斥严嵩祸国殃民的内容,而真实的意思则要严嵩自行根据字体,措辞,笔迹,用墨等一系列的东西自行翻译了。
在文征明去世的同一天,蜈蚣子猴园中的一只猴子闯入了罗府,闯入了何莲的卧室,将何莲的卧室弄得一团糟,而与此同时,朝廷得知了倭寇即将进犯的消息,在商议应对之策,而严嵩则第一时间推荐了沈坤。在他看来,沈坤九年前能够一举击溃俺答,这次就一定能够大破倭寇。严嵩大概是真的认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山阳县的那些恩恩怨怨真的已经重新归于平淡了,然而,这一次,严嵩是真的糊涂了。在不经意间,严嵩做了他这辈子最错的决定,而由于这个错误,一切的平静与安宁,也将不复存在了。(第二章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