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从此赵国一蹶不振。(2)

2023-03-26历史经典解密好看 来源:百合文库
注意,这个时候田单可能已经六七十岁,不能用了,乐毅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而且过了两年,也就是赵孝成王四年,冯亭就献上党来了,赵孝成王先找两个叔叔,赵豹和赵胜商量,两人意见不和。然后赵孝成王自己拍板要了上党,但是还没看到上党什么样子,秦军王紇就围困上党,派廉颇去救,还没走到,上党就沦陷了,廉颇也被留在了长平。王紇打的廉颇节节败退,廉颇开始高铸城墙准备防守,但是赵孝成王很暴躁,他不喜欢防守,于是开始给廉颇压力,当然,这跟赵国外强中干的国力有关系。从赵武灵王开始,将近四十年中,赵国一直在打仗,而且没有太大的收获,都是打一点,损失一点,而且赵国除了之前收复楼烦和中山之外,基本上没有收获……
长平之战,四十万人的,补给对于赵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累赘。而且大家在讨论长平之战的时候,似乎都忽略了,赵孝成王的年龄……首先,赵惠文王的年龄,四十三岁,而且在赵孝成王之前还有个太子…所以可以推断,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二十五岁,甚至很可能只有二十二岁。因为赵孝成王登基是说,年少初立,太后掌权…也就是未成年就登基了,而且他的情况跟秦始皇不一样,秦始皇有吕不韦,华阳夫人,赵姬三方制衡。赵孝成王登基当了两年妈宝男,太后大权独揽,而且还不喜欢他。而且在他登基的第四年就长平之战了一个意外获得储君位置,不被女亲待见,头顶还有两个随时可能篡位的叔叔,在青春期时处于这样的环境,赵孝成王能做出什么决定,也值得引人深思……
长平之战,白起歼灭了四十万赵军,却没能打进邯郸,史书说范雎从中作梗,但是实际上,当年乐毅率五国联军都没有攻破临沂,邯郸自然也不是那么好破的。为什么用赵括,似乎也并不是那么不容易接受了…长平之战结束,看似千穿百孔的赵国,实际上是甩去了一个包袱…赵孝成王还能说动赵胜联魏楚反攻秦国,大破王紇,俘虏郑安平。而且赵国向秦国求和,赵孝成王找了三个人商量,楼昌,虞卿和郑朱。其中郑朱身份特殊,他两次出使秦国,第一次是赵惠文王时期的阏与之战。第二次就是长平之战。而且这三个人,都知道,长平之战必败…长平之战以后,十年时间,赵孝成王东征燕国,还能提的起十三万大军,廉颇八万,乐乘五万…十五年后李牧还能带着十万赵边骑杀的匈奴人头滚滚,回国后还能逼得燕国割地赔款。说是,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的意义,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赵孝成王坐稳了王位之外。
最后赵孝成王最忌惮的兄弟长安君。赵姬和秦政把这个封号给了本该坐上王位的,嬴成蛟。如果真的说长平之战的意义,那就是秦政在那一年出生了。至少对我来说,这个很重要。
纯属个人见解,素材来源至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