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解读卡夫卡《变形记》

2023-03-26卡夫卡 来源:百合文库
问题是:为何父母觉得格里高尔是巨虫,而非巨虫吃了格里高尔呢?
回答:
我通过文本和主题这两个方面尝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通过文本去探究。故事发生在格里高尔某一天的起床,房门紧闭,错过工作时间,家里人担忧,公司的人找了过来。格里高尔刚开始是能回答,——“隔着木门,外面一定听不到格里高尔声音的变化,因为他母亲听到这些话也满意了,就拖着步子走了开去”,所以可以被认为格里高尔此时还在,然后公司里的人也来了,格里高尔弄出了一些响声,此时秘书主任说道:“哪里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了。”此时其实可以被认为格里高尔在与甲虫斗争所以才出现了大动静,但是格里高尔并没有发出尖叫或者呼救,所以大家并没有往这个方向想。再然后,大家请求格里高尔开门,格里高尔拒绝了,在这声拒绝以后,左面房间一阵寂静,右面房间妹妹啜泣起来,而秘书主任则说格里高尔光只会回答是与不是,说明此刻格里高尔在表达简单意思的时候还是能被听懂的。然后后面紧接着是格里高尔一大段的阐述和辩白,但是秘书主任却说“你们听得懂哪个字么”“这不是人的声音”,说明格里高尔声音已经和虫声彻底混合了。
我们可以看出格里高尔的声音是逐渐变化的,所以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格里高尔就在房间里面,然后格里高尔并没有发生所谓的求救尖叫等待信号,只是从语气和行为中表现着极其不自然,所以最终大家都认为他肯定是病了。
然后格里高尔转动起钥匙,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的反应几乎是不可置信害怕,以及拒绝,母亲晕倒了,父亲仿佛想把格里高尔打回房间,所有人都在逃跑,最后格里高尔被赶回房间。
这时候的场景是很混乱的,一瞬间大家根本来不及想什么,本能地反应,但是一瞬间之后父亲母亲都仿佛已经明白了什么——“母亲双手合掌,向格里高尔走了两步,倒在地上”“父亲双手遮住眼睛,哭泣起来”,但是他们都在拒绝着心里面的猜想,害怕着这个甲虫,想要回避事实。通过文本的描述我们无法很肯定地说,他们就一定认为甲虫是格里高尔,是他们的儿子,但是我们可以猜出来他们有这个意识,最后我们看到第二章也可以看到他们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到底是如何接受的呢,故事并没有写。如果题主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猜想一下。
通过上述对文本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剧情的发展是层层渐进的,并非突如其来的,或许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是否在故事发生前,格里高尔就存在类似的变化,早已让家人对这一情况有可能的猜想。我们要知道格里高尔并非是变成甲虫,而是“异化”,这种“异化”并不是一下子迸发,而是逐年累月的成果。所以格里高尔常常忘记自己是甲虫,因为他的异化是逐渐渗透在自己身上,他变成甲虫这一时间点对他来说并不是突如其来,但是对于他的父母亲却的的确确是突如其来,虽然他们极有可能会意识到格里高尔的“异化”。这个异化并非指格里高尔逐年累月慢慢变成甲虫,而是格里高尔身心上的压力和负面,但是他们忽视这一点,直到有一天格里高尔真的变成甲虫,他们不得不正视这一点。
谈到异化,就已经是开始对这个故事的主题进行研究了。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格里高尔并没有变成甲虫,他仍然是自己,还是格里高尔,只是卡夫卡在告诉我们他的外观是甲虫——直接地告诉着我们格里高尔异化了。但是格里高尔还是格里高尔,父母亲看到的其实仍然是格里高尔,只是在格里高尔开门的那一刻,除了格里高尔以外,他们还看到了格里高尔外露出来的奇异的“异化”——卡夫卡把格里高尔的“异化”放大,把它呈现在外表上,形态上,让异化取代格里高尔的形态。这个异化是令人不堪的负面形象。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到文本中格里高尔在被开门的时候就这样想过——“今天他身上发生的事有一天也让秘书主任碰上了,谁也不敢担保不会这样的事”。对于变成甲虫这一现象,大家当然不会如此平常地认为有一天别人也会碰上,根本不敢担保不会发生这一事情,但是“异化”可以。在这个社会之间,异化总会突然出现,谁也不敢担保自己没有异化。然后格里高尔的父母也提到“这孩子只知道操心公事”“天天守在家里……他一定是病了”,进一步地阐述着格里高尔身上产生的问题。这并非是仅仅是变成甲虫的问题,所以他的父母首先看到的是所谓的异化,而非“甲虫”——当然甲虫这一形象有很大的意义,但是更大的意义在于甲虫身后的内涵。所以卡夫卡才不会安排父母认为格里高尔被巨虫吃掉了,而是让他们认为格里高尔失变成了甲虫,变成了很奇怪的东西——必须是令人厌恶的形象,变得没有劳动能力,变成了生活的转折点,变成了生活气氛压抑的原因,变成了压力。
然后关于巨虫吃了格里高尔,不如说是异化吞噬了格里高尔,但是它吞噬的并非格里高尔的灵魂,格里高尔是善良的,他仍保持着自己纯洁善良的内心。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甲虫的善良,父母亲看不出来么?其实我也不知道。
然后是关于“异化”的概念。但是不在这里讲啦。其实应该讲的,但是能力不足,抱歉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