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朝三暮四,主人为什么要夸奖你?

2023-03-26杂谈 来源:百合文库
昨天一个朋友聊起一个话题,她说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关于旧西藏农奴与农奴主的故事。以前的农牧主要让农奴种地,每年到了收粮食的时候。在农奴主看来,上交第一等粮食的就坐在第一排的桌子上喝着比较稠的酥油茶。上交第二等的坐在条登上,手捧着较稀的酥油茶。上交第三等的,就被农奴主指使他手下的农奴把上交第三等粮食的农奴捆起来,而且还要打他们,还要把他们的头摁在臭水沟里喝脏水,吃牛粪。当这时候,特别是坐在第一排的农奴就回过头来,一边捧着浓稠的酥油茶碗哈哈大笑。
我就在想,这地是农奴种的,农奴主怎么如此厉害呢?这坐在前面的农奴不是十足的奴隶吗?
无独有偶,刘伯温写过一个养猴子和养猴人的故事。那是在五六百年前的作品。
原文如下: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说来也是好笑,几百年前的刘伯温以猴子为例说明了,这小猴子的聪明,也早就说过了,要是养猴子的人没有这种欺诈之术,老百姓就解放了。
再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庄子也写过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也是养猴子的人欺骗猴子,早上给猴子吃四个果子,下午猴子给猴子吃三个,猴子不愿意,后来养猴子的说,那早上给你们吃三个下午给你们吃四个。猴子一听,这事真好就答应了。
比较悲哀的是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了。有人还跟老猴子和农奴的意识一样,有的人以第一排农奴自居。更好笑的是,他们说“工人剥削资本家”“资本家最辛苦了。”“没有资本家我们怎么活”。这和老猴子和农奴的观念有改变吗?
下面来看鲁迅的一篇散文诗《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可以说是揭露得淋漓尽致,以共大家思考,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⑴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⑵夏打扇。半夜要煨⑶银耳⑷,侍候主人耍钱⑸;头钱⑹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