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墙中之鼠》:古老血缘的诅咒(4)

2023-03-26克苏鲁洛夫克拉夫特墙中之鼠 来源:百合文库
主角可以听见其他人听不见的“墙里老鼠”的声音,这个想法可能是受到了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影响。当然同样的风格里面,也有读者能感受到《黑猫》风格(《黑猫》的故事里是主角听见墙里发出猫叫声)。
故事里主角循着梦境找到古堡地下的罗马祭坛这个段落,这和荣格的一个著名的关于“房子”的梦境记述非常相似。那个梦境记述说在祖先的家庭住宅下,一个罗马式地下酒窖里发现一个隐藏的门板,而在门板下面是一段石阶,一直延伸到地下史前洞穴,那里散落着骨头,还有破碎的陶器等。(整个梦境的内容是荣格在1909年的时候告诉佛洛依德的,但是在1925年之前并没有被公开出来)。
有人指出威廉·萨宾·巴林·古尔德编纂的《中世纪怪奇神话》(1862-68)是洛夫克拉夫特这个故事的来源:故事里对小修道院洞穴的描述与巴林·古尔德对圣帕特里克炼狱(一个传说中的爱尔兰圣地)的描述有很多相似之处。小修道院的老鼠席卷整个风景的场景可能是受到这个中世纪怪奇神话记述的故事的启发——哈托主教在饥荒期间放火焚烧饥饿的农民,然后被老鼠吞噬了(这是现在德国的一个地方:鼠标塔镇,那里的民间传说中提到的一个故事)。
在故事结尾引用的盖尔语是从威廉夏普的“罪恶食者”中借来的。有人将这段经文翻译成:“上帝反对你,面对你......可能会有你的祸患死亡......你和你的邪恶和悲伤!”洛夫克拉夫特曾经就此原文是盖尔语还是威尔士语的问题和弗兰克·贝尔纳普·朗还有罗伯特·E·霍华德讨论过。
《墙中之鼠》有非常明显的哥特文学的特点在里面,而且从创作时间来看,《墙中之鼠》的创作时间,正好位于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中间阶段,他此时应该正在逐渐转型。——因为早期洛夫克拉夫特自己都承认,自己在创作方面有意在模仿爱伦·坡等作者的风格,所以那段时间他的作品也有非常鲜明的哥特文学风格。而到了《墙中之鼠》可以看得出来,这是哥特古典恐怖故事元素的集大成。而且在此之上洛夫克拉夫特显然还在尝试寻求突破,从他的《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一文里,他对于恐怖小说的时期划分也可以看出来。而就在这篇作品的3年之后,洛夫克拉夫特创作出了《克苏鲁的呼唤》(1926年),中期之后,洛夫克拉夫特逐步拜托了早年受到哥特古典恐怖风格的影响,逐步的开始转向现代(有一段时间依然收到当时的现代恐怖风格的影响——比如阿瑟·梅琴)并且在那之后更进一步确立自己的文风,逐步转向科幻和宇宙主义这些更加宏大的风格。
“我最初写作文章是在六岁的时候①,但我最早的记忆是七岁时写的《高尚的偷听者》②,是个关于盗贼山洞的故事。从八岁起,我写了一堆粗劣(粗劣不堪!)的小说,这些小说现在还留下两篇,叫《神秘船》和《墓地的奥秘》。我从一本1797年出版的古书中学到了格律,从此开始写诗。我的散文和韵文文风颇古,因为我对18世纪——我所爱的古书和旧宅问世的时代——抱有不可思议的亲近感,对古罗马也有非常亲近的感觉。当时我体弱多病,基本不去上学,所以不管追求什么、选择什么,都有充足的自由。因为多次的神经疾病发作,我连大学也没上;实际上,我到三十岁以后才变得和常人一样健康。八岁或九岁时,我第一次读到了爱伦·坡的作品,从此就把他的作品当成范本。我写的尽是和字面意义一样的怪奇小说——关于时间、空间和未知事物的谜团使我心荡神驰,没有什么东西能赶上它们的一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