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年少不懂红楼梦,皆因未识脂砚斋

2023-03-27红楼梦曹雪芹脂砚斋 来源:百合文库
目前,《红楼梦》的版本有两个系统:其一是带有脂砚斋批语的八十回抄本,其二是经过高鹗和程伟元整理删补的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那么,对《红楼梦》前八十回进行评批的“脂砚斋”是何许人也?与作者曹雪芹有什么关系呢?迄今也未形成一致看法。
红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为作者说,二为妻子说,三为叔父说,四为堂兄弟说。不管哪种说法,从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批之语来看,脂砚斋与曹雪芹应该是有相当亲近的关系。
诚然,不管脂与曹有什么样的关系,他(或她)对《红楼梦》的评批,对于读者读懂读通这部旷世巨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开篇处撰凡例
凡例就是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多是放在书的正文之前。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力先生用通俗的语言讲出了凡例的作用:凡例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时,心力交瘁,病困交加,书未著完人却先逝。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脂砚斋在评批《红楼梦》时撰写了凡例放在正文前边。
在凡例中,脂砚斋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出“红楼梦”是这部小说总的名字,它还有其它两个名字“风月宝鉴”和“石头记”。
又对三个名字在小说中的点睛之处作了说明: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是《红楼梦》之点睛;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是《风月宝鉴》之点睛;故事来源于石上记录的文字,是《石头记》之点睛处。
第二层意思是指明《红楼梦》的文学属性: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清朝的“文字狱”甚烈,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恰是曹雪芹所处的时代。
为了避祸,脂砚斋再三重申“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并诚恳地提醒读者“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第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曹雪芹创作过程的艰难表达了深切的感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二是转折处插路标
整部《红楼梦》小说像一个浩瀚奇妙云山雾罩的文字王国,脂砚斋在第一回中就批注《红楼梦》“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
读者跌跌撞撞的闯进这个神秘王国之后,很容易迷路。脂砚斋化身向导,通过批语认真地为读者插路标,避免大家走迷路、绕弯路、入歧路,避免当红楼中的“小红帽”。
第一回中,当甄士隐在梦中“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脂砚斋进行了侧批“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提醒读者二位仙师已经从云端入了红尘,石头的红尘之旅始矣。
第三回中,在“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处,脂砚斋侧批“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提示读者前两回都是在“匝道”上徐行,现在步入了正路,小说女一号正式登场了,故事正式开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