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看腻了调色盘VS反盘,此次换个角度谈谈墨香铜臭被污蔑抄袭的那些事

2023-03-27魔道祖师墨香铜臭天官赐福 来源:百合文库
早在2016年初,晋江匿名论坛里就有墨香铜臭借梗、借人设、抄袭的流言,2017年暑假,一场先定罪后找“证据”最后引得全网嘲的闹剧就此展开,最后以作者挂出反盘、初版调色盘发布人@上海李轩道歉、完整调色盘发布人@说给墨香TX闭麦作为结局。但是某些人并未放弃,@说给魔道祖师尬吹粉(后续简称尬吹)放出反作者反盘的反反盘,借2018年4月某事件广泛传播,作者也因为4月这件事暂停了对于所谓“反反盘”后续抄袭谣言的澄清。如今关于墨香铜臭抄袭的谣言愈演愈烈,对于此情况,笔者以及其他读者在做出反尬吹的反盘(点击即可查看)基础上,从换个角度谈谈墨香铜臭是怎么被污蔑抄袭的。
备注:
【本文所有粉红字体皆可点击跳转链接查看详细内容,另外没有链接或者不能直接跳转的可以去微博@墨香铜臭作品澄清博看】
调色盘:指将抄袭文与原文进行对比的表格,是解释一篇文章是否抄袭的有用利器,因与现实中的调色盘在某种意义上相似而得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能简单的凭借调色盘判定一本小说是否抄袭,同时与调色盘相对的还有反调色盘。
反调色盘:简称反盘,既通过对比、举例来反驳对应调色盘,以此证明所涉文章并未抄袭。
本文调色盘、反盘相关图片作为证据展示,不仔细查看不影响理解
嘲讽盘:由于墨香铜臭所有被鉴定抄袭的证据存在巨大漏洞,故而按照黑子碎尸融梗的手法制作“调色盘”,不为证明“调色盘”涉及的作品抄袭,只为嘲讽此等手法的低劣。
在说墨香铜臭被鉴定抄袭相关情况之前,先需要说明一下正规的鉴定抄袭一种是“低级抄袭”,即原封不动或者稍作调整复制他人的作品内容(或中译中),传统的调色盘就可以鉴定。如下图
某标准调色盘另一种是“高级抄袭”,即将他人作品中的独创性内容通过改变作品类型、表现形式的方式窃为己有,以琼瑶告于正案为例:
琼瑶案判决细节,截图来源见参考资料通过判决书可以看到,《宫锁连城》情节被判定抄袭的提供的证据必须是
详细列出剧情发展每一环,在满足独创性和逻辑链重合(有实质性相似)两个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判定抄袭。以上是权威的判定抄袭的标准,那么我们再来看墨香铜臭是怎么被某些人鉴定抄袭的:墨香铜臭被鉴定抄袭的依据也是调色盘,但是用传统的调色盘选取台词对比,做出来的“调色盘”全盘标红也看不到表达类似的地方。比如
六组调色盘节选 薛洋VS暴雨心奴部分对于这么一群处心积虑想要泼脏水的人来说,传统严格的调色盘根本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也只能成为笑柄,鉴定不了文字抄袭,所以如果要达成目的就必须另寻他路。2017年po出的“调色盘”中,以@上海李轩发表的最有迷惑性,故而后续所谓的尬吹反反盘、天官赐福调色盘中,都是以不展示细节,用高度概括的元素拼凑po出,而且说法也由抄袭变为融梗。
左图@上海李轩制调色盘节选,右图二代调色盘节选融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切的定义,黑子通过更随便地判定,对你这边说是融梗算不上抄袭,转头又和其他人道“融梗是高级抄袭,比抄袭还恶心”。笔者也不能对融梗 妄下定论,仅就墨香铜臭被判定抄袭/融梗的情况进行分析,大致分为三种:
括号中具体单个“梗”解释见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930154
1. 撞名词既有忘机、天官赐福这样乍一看很类似的名词,也有拼音鉴定大法(罗青羊VS青阳子)、拼凑撞词大法(慕情 南风VS慕容情 南风不竞)、部分相似大法(太子悦神VS悦神圣族),甚至还有概括展示两作品中似乎情况一致的事物 (天官中随意可变男女VS霹雳素还真神农琉璃功可变男女 )。
对于这部分内容,相应的名词早就属于公共领域范围,并非原作独创,即使在表达用法上,也会有很多类似用法;而且对应名词的内涵在墨香铜臭作品中是完全符合设定的,并非硬凹之作。
以不夜天这一词为例:
首先“不夜天”这个词自古有之。白居易有诗云“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宋代的宋祁所作诗中有“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清代诗人用“北江长流水,上廓不夜天”来描述广东清远的诗句。
而到如今,“不夜天”用处更广,一般用来指繁华之处。比如以“不夜天”为名的两部电影(1952年,1987年)在剧中“不夜天”都指的是舞厅。使用高德地图搜索,仅一个城市就出现了以“不夜天”为名的茶座、洗浴、饮食场所。所以,将“不夜天”作为地名十分平常,绝非霹雳独创。
再谈作品,魔道祖师中温家以太阳为家纹,意喻“与日争辉,与日同寿“,仙府占地甚广,可比一城,名为不夜天,又称"不夜仙都",据说城中无黑夜。由此可见,将温家仙府命名为“不夜天”完全符合其内涵。顺带一提,调色盘中将“射日之征”鉴定为抄袭“射日必杀组”,其中太阳象征着温家,“射日”一词本身有攻打强敌之意,所以把玄门百家讨伐温家的战争命名为射日之征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温家——自比太阳——与日同寿——不夜天——反抗强敌——射日之征 这其中自有一套命名逻辑线,为何要因为看上霹雳中一两个词强套?
抠出公共领域的素材强行抄袭已经是极限,更多的是强行相似再按头融梗,比如天官赐福调色盘中的“ 人面疫VS脸上又长出一张脸”:
《天官赐福》中人面疫的前身很可能是人面疮,百度百科中第一句“此症自古传来乃奇病也,多生两膝或生两肘,肿类人形眉目口鼻皆俱”,这与天官中人面疫的症状大致一样,所以“人面”的意思是长出人脸,不一定要长在脸上。《天官赐福》中改“人面疮”为“人面疫”,“疫”是指瘟疫,《天官赐福》中的人面疫是一种传染病。
除此之外,《天官赐福》额外交代了最早出现人面疫的原因、患人面疫的病情变化、不会传染人面疫的条件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剧情走向,绝非简单借霹雳设定可以解释的。
再说霹雳中“人脸上又长了一张脸”,应该是因畸光族当年受超轶主所炼之物异变,造成毒能污染,全族皆受辐射灾害,外表变异畸形,推测这是一种基因突变。
有明显的现实依据,并且表现的症状并不相同,一个是传染病,一个是基因突变,仅仅依靠选择性概括就能按头抄袭了吗?
墨香铜臭作品中每个名词的含义与它实际指代的事物或多或少都能对应,还有相当一部分名词能发现是作者考察过的。如前面的人面疫来源于人面疮,太子悦神来源于傩戏习俗、铜炉山来源于贾谊所作《鵩鸟赋》……作者用心考察精心设计的元素,在黑子口中摇身一变成为抄袭得来。
如果说抄袭是窃取原作者的心血,那污蔑他人抄袭就是对创作者心血的掠夺!
2. 撞人设后续两种是在第一种高度概括的元素的拼凑基础上制成,缺乏逻辑性或者逻辑线掺假。所谓撞人设流传最广的应该是《天官赐福》中花城与《霹雳布袋戏》中阴川蝴蝶君,所谓连环撞梗处为:
花城 异族 红衣红伞 蝴蝶绕身蝴蝶 可监视可传讯可攻击 使用弯刀 和谢怜牵手出血泊
阴川蝴蝶君 异族 红衣红伞 蝴蝶绕身 蝴蝶可监视可传讯可攻击 使用弯刀 和妻子牵手出血泊
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直接放出对应反盘的截图:
阴川蝴蝶君VS花城简略版反盘对于花城人设的鉴抄,把高度概括发挥到极致。将外国人和少数民族概括成异族、将双刀和单刀统称为弯刀(实际上蝴蝶君的双刀弯曲程度一点也不明显,属于刀器的常规设计)、将意义重大的红伞与下雨刚好打的红色的伞放在一起、衣服上只要有红色就是红衣、有的甚至都爱老婆(爱人)这一点也能算作撞梗,而蝴蝶的多种用法反盘里举例得不要太多。
省去关键点,造就调色盘中莫名其妙毫无逻辑的花城,忽略作者早就提过花城人物灵感的来源(苗族),按头她抄袭融梗,甚至说就算不是来源于霹雳也需要避嫌。
当一个创作者想到灵感时需要因为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避嫌时,这是原创的悲哀。花城实际的灵感来源,除了图中标注出来的,红衣、银饰都对应花城的设定对于“撞人设”的鉴定,最常用的就是省略因果、扩大概念、忽视时间线高度概括(统称为碎尸鉴抄),以此形成连环撞梗的假象。比如在薛洋VS恶骨的调色盘中,有一点说“两人都有过悲惨的过去,报复别人,将人灭门,稍有摩擦便杀,手段残忍”,具体提到
薛洋VS恶骨调色盘节选其实看调色盘的剧情点详述就能发现展现的故事梗概有很大区别,概括点里各种元素对于一个恶人来说太过常见,具体反盘如下:
(报复灭门太常见,由于篇幅原因,不展示最后一点的反盘,想了解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
薛洋VS恶骨调色盘相关反盘节选此段调色盘运用的碎尸鉴抄手法有四:
①高度概括:被卖到妓院和被戏耍轧断手指也能概括成有悲惨过去,那么哪几个形象丰满的反派没点悲惨往事呢?
②模糊概念:所谓“薛洋因金光瑶命令烧妓院”来源是《魔道祖师》连载版第94章,主角在了解与金光瑶有关的故地时发现妓坊已被烧,魏无羡心道“想想金光瑶那位‘好朋友’薛洋的行事风格,不难猜测。// 不过,猜测毕竟也只是猜测,没有证据。他和蓝忘机一样,不喜欢随便把猜测当事实,然后唾弃一番。”
整个过程,无论是魏无羡猜测薛洋帮助金光瑶烧了妓坊还是猜测金光瑶有薛洋那样的朋友,所以会烧了妓坊不足为奇,总之都只是魏无羡的猜测,且这一段在新修版中已经删除,后续剧情中金光瑶亲口承认自己烧了妓院,没有提及薛洋。这样一段,直接由猜测变为事实,在调色盘中掐头去尾,再拿过来比对,想必某些人正洋洋自得呢。
③碎尸拼凑:恶骨因为以前被卖到妓院的经历,所以后来把妓院烧了。而薛洋以前被戏耍和他帮金光瑶烧妓院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而且前面说到烧妓院这个事不一定是薛洋做的。简单来说,一个理解为恶骨因为吃多了肚子疼,一个理解为薛洋今天吃多了,三年后某一天肚子疼,请问这两个情节能叫连环撞梗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强调不能省略因果高度概括的原因。④颠倒因果:恶骨因为被卖到妓院的悲惨经历,所以对香味抵触,薛洋因为想吃糖被戏弄最后手指被压断。很明显恶骨的情节里,悲惨经历是因,对香味抵触是果,恶骨可以说得了香味ptsd;薛洋的故事中爱吃糖是因,悲惨经历是果,如果说两个故事要逻辑线相同,至少薛洋要有糖果ptsd,事实上他和以前一样,还是喜欢吃糖,无任何不良反应。
除了在某个角色上做高度概括,黑子还会把某个角色拆分,只要有一点相似点就拿出来郑重地做一个无色调色盘,其实所谓的相似点不过是公共元素与掺假概括的产品。下图仅《魔道祖师》VS《霹雳布袋戏》的人设碎尸鉴抄整理,如果再加上其他作品,那一个角色可以被分成七八个角色。
仅《魔道祖师》中晓星尘这个角色VS《霹雳布袋戏》的人设碎尸鉴抄难道墨香铜臭是文字裁缝吗?把八竿子打不着的角色拼接起来,编出她作品中符合逻辑的每个角色?当你觉得这种操作对一个人来说太过神奇时,是否可以考虑下换个思路,接受墨香铜臭自有一套逻辑无需借鉴抄袭这种可能?否则按照这样的标准,不仅墨香铜臭作品中每个角色可以做出数十个“调色盘”,文学创作中只要描述过的角色都能在其他地方找到相似处。
3. 撞人物关系第三类在第二类的基础上形成,一般是鉴定几个人物之间的设定关系、情节相似。
看过《魔道祖师》的读者想必对于其中义城组副本中每个角色的设定、关系都心中有数。然而就是这么个明明白白的故事,可以被拿来鉴定成不同人物组合之间的关系,而且那些"被抄袭”的人物组合之间并无相同之处,具体如下:
①双道长箐vs霹雳樱枫免对应反盘
②义城组vs霹雳最九暴对应反盘
③宋晓箐vs霹雳最九意廉对应反盘
④晓星尘薛洋vs霹雳忌霞殇鳌天对应反盘
以《魔道祖师》双道长vs《霹雳布袋戏》枫樱为例,所谓连环撞梗点为:
魔道 晓星尘宋子琛 一对好友一盲一哑 给另一方留言三句:待他醒来,说对不起,错不在你
霹雳 枫岫主人拂樱斋主 一对好友一盲一哑 给另一方留言三句:好友拂樱,吾不恨你,吾原谅你
《魔道祖师》中是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霹雳布袋戏》里两人亦敌亦友,立场不同。两对关系不同的两个好友,提取出(1)一盲一哑 (2)留言三句十二字两个相似点。
(1)所谓一盲一哑,《魔道祖师》里宋岚先因晓星尘而盲,晓星尘挖眼换给宋岚而盲,最后盲的是晓星尘,而宋岚后来被薛洋弄哑,可以说双道长最后的结局与他们一盲一哑有着最直接的联系。《霹雳布袋戏》中枫岫盲与拂樱无关、而拂樱是枫岫死去很久后才哑的,盲哑元素不参与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这种概括看起来无可厚非没必要提出来,那我们举个通俗的例子:小明小白 一对好友 一个考上A大一个考上B大 这么一句话可以是下面所示两种情况概括而来
①小明和小白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最后一个考上了A大一个考上了B大。
②在A大读书的小明认识了高中生小白,三年后两人已经不再联系,这时小白考上了B大。
请问能说①是抄袭融梗了②吗?
(2)而留言三句十二字,则存在着高度迷惑性的掺假。
①《魔道祖师》中宋岚对魏无羡道:“负霜华,行世路,一同星尘,除魔奸邪。待他醒来,说//对不起,错不在你”。首先宋岚说的话远远多于十二字,而这几句话中,他想说给晓星尘说的就七字“对不起,错不在你”,此为字数掺假。
②前面说到《魔道祖师》中哑的是宋岚,说话的也是宋岚,而《霹雳布袋戏》中呢?哑的是拂樱,留字在墙上的是枫岫!此为替换对象掺假!
运用数量词指代高度概括,营造相似的假象,如果把细节补全的话,会发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而一个调色盘在已经高度概括的前提下还要掺假,那两个故事之间的差异可想而知。精心展示的所谓相似点,都是没有逻辑的元素拼凑,又有什么魅力值得一个创作者苦心提取运用到自己作品中呢?
嘲讽盘展示
通过前面的分析举例可以发现,不仅仅墨香铜臭被控抄袭的点不具有独创性,作为判定她抄袭融梗的证据自身强行撞梗、高度概括、碎尸拼凑,甚至存在掺假的行为。依照这样的手法,又有哪篇原创作品可以逃掉呢?
对于这种所谓人设、人物关系的碎尸鉴抄,可以通过以下嘲讽盘体会其中的问题:
《魔道祖师》VS《虹猫蓝兔七侠传》嘲讽盘节选上述嘲讽盘可以解释墨香铜臭被控抄袭的第二种撞人设、第三种撞人物关系情形,对于第一种撞名词,嘲讽盘如下:
墨香铜臭作品VS《西游记》、《红楼梦》嘲讽盘、古龙作品VS《霹雳布袋戏》嘲讽盘节选 注意:笔者不认同墨香铜臭抄袭融梗,这些嘲讽盘仅为证明所谓的“连环撞梗”不过是强行造就,自然也不认为以上嘲讽盘内容提及的作品涉嫌抄袭融梗。
实际上,无论对哪个创作者来说
法律赋予作者著作权的最终目的不是奖励而是鼓励创作。而创作作品不可能完全脱离前人已有的成果,每一个作者都会不自觉的受到他人的启发。“任何作品的创作,无一不是来自对现有作品的借鉴和利用,从公平利益上来说,作者是通过对共有领域作品的‘侵占’来创造新作品,如果对这种创作给予无限制的独占权利,将会阻碍他人创作新作品。” 因此,著作权法允许人们自由使用他人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创作出在表达上完全具有原创性的作品。
而墨香铜臭曾说过她是在金庸小说、香港电影、日本动漫的文化熏陶下长大的,除此之外爱好广泛、看书很杂。她所知道的知识,是在学习吸收消化后转为自己的知识,除了查阅过相关资料的设计,很难说哪个词、哪个人设只来源于某处,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在创作时的状态。同样在公共领域中汲取灵感,谁能保证自己选取的元素他人从未用过,况且有些人即使你所用的元素与另一篇作品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也能通过夹杂私货、造假来污蔑。
现在来看尬吹盘、二代调色盘与之前的六组调色盘,不过是换汤不换药。那么为什么融梗盘最开始放出来的2017年,大家都觉得没抄,仅仅过了一年,风向都开始改变。难道17年觉得没抄袭的人是一时鬼迷心窍?以扣罪名为目的,把反抄袭作为武器,高度概括掺假,甚至恶意揣测强加罪名,只因为讨厌作者讨厌作品,这是对于保护原创的讽刺。
只要前面提到的那些人还在,此次针对尬吹所作的反反盘的反盘出来不久后,也许又会有反反反反盘问世,亦或者只要墨香铜臭还在创作,那么某些人就不会停止对她作品的碎尸鉴抄。对于这种似乎看不到头的调色盘VS反盘大战,感到疲惫是正常的。此次换一种方式向大家梳理,特别是以前从未关注过反盘内容的“你”,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最后放上墨香铜臭2017年置顶反盘微博中的一段话,希望她的下一部作品不再被这样对待,也希望创作者的创作环境能越来越好。
来自@墨香铜臭MXTX置顶微博P5参考资料[1]什么叫“融梗”,跟抄袭有什么区别?.新浪头条文章.2018-01-14
[2]法律知识!关于文章抄袭涉及的法律责任问题!推荐收藏!.新浪微博.2019-04-25
[3]人面疮.百度百科.2018-07-05[引用日期2019-06-20]
[4]@墨香铜臭MXTX .新浪微博主页
[5]@墨香铜臭作品澄清博.新浪微博主页
[6]《魔道祖师》VS《虹猫蓝兔七侠传》嘲讽盘.新浪微博.[引用日期2018-11-04]
[7]墨香铜臭作品VS《西游记》、《红楼梦》嘲讽盘.新浪微博.2018-10-17
[8]《霹雳布袋戏》VS金古作品嘲讽盘.新浪微博.2019-06-06
附录
目前墨香铜臭被控抄袭“证据”主要有
①@上海李轩调色盘:《魔道祖师》VS《霹雳布袋戏》
②@说给墨香TX 六组调色盘 :《魔道祖师》VS《霹雳布袋戏》、《魔道祖师》VS《仙剑奇侠传》、《魔道祖师》VS《盗墓笔记》、《魔道祖师》VS《朽木充栋梁》、《败絮藏金玉》
对应反盘:https://m.weibo.cn/5907302111/4142878043769253
③@说给魔道祖师尬吹粉反反盘 :《魔道祖师》VS《霹雳布袋戏》
对应反反反盘:https://m.weibo.cn/7101167238/4382017329991610
https://m.weibo.cn/2709152540/4386021015487581
④《天官赐福》VS《霹雳布袋戏》调色盘
对应反盘:https://m.weibo.cn/6723478576/4299304375610689
⑤《魔道祖师》VS《浩然剑》调色盘
对应反盘: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16783
https://m.weibo.cn/5241531932/4265452735062367
所有反盘、嘲讽盘收录于微博账号@墨香铜臭作品澄清博 
所谓“被抄袭”的作品中,《盗墓笔记》、酥油饼相关调色盘被制作方收回、@上海李轩就自己所发表的调色盘道歉、仙剑官方点赞否认被抄袭相关微博、浩然剑作者未回应、而霹雳台湾官方在有积极维权的前情下,已知相关事宜但是表明不会做出回应,微博官博甚至拉黑请求他回应的读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