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1)】偶尔请自己吃的大餐

2023-04-03日常美食拉面虚构非虚构杂文 来源:百合文库
离家出走也快有一个月了,这座城市的作息规律我也已经慢慢习惯了起来。说来也巧,本来只是想出来散散心,找找看自己前进的方向,“顺便”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先干一段时间,意料之外的,在这个城市找到了工作,这也许就是我和这个城市的一段奇缘。
这座城市有一句十分出名的口号——“来了就是这儿的人”,这句口号给人一种“这座城市很有包容性”的感觉,当然现实确实如此,比如乘坐地铁的时候,人们更多时候会把目光落在眼前的手机屏幕上,走在街上发现哪都可以去,但就是不知道去哪,街上的人流脚步很快,不知不觉,自己原本的步调就在这种节奏的感染下,变得趋同了起来。
站在阳台上拍大高楼从海边小城来到海边大城的那天,做决定用了一个晚上,出行全程三小时。
当走进这个城市,成为这里的一部分之后,我方才发觉眼前的景色和家乡是那样的不同——迷宫一样的都市,狭窄的天空,小吃摊、早茶店、甜品屋就挤在这些楼与楼之间的小巷子里艰难的呼吸。至于挡住天空的高楼,错综复杂的地铁网,让我觉得自己像进了城的乡下人。
我自诩不是路痴,但来到这座城市后,没有导航,寸步难行——这怕不是大城市的魅力所在?
工作的这段时间,为了省着花钱,我把早餐与午餐合并起来,一餐带过。当然——这么做的代价是,胃会受不了。自己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亏待自己这个买卖太不划算。趁着国庆假期,我拿着上个东家给结算的最后一笔工资,准备开开荤,搓顿好的,提高自己的恩格尔系数。
而且吃饱以后,才有力气摆情绪嘛~
计划有了,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打开手机,想从沙雕群友中获得一些有建设性的吃饭意见。因为是一个人吃饭,而且这顿饭消费估计也不会很低,就更要用心去做选择,避免跳进坑里。一人食,自助应该是最划算的,能吃饱,菜色也多样,有无限的饮料畅饮,只要我想,我一顿饭吃成个胖子应该没问题。
只是自助餐大多是烧烤与火锅,一人食虽说划算,但明天放假,今晚必定少不了来大快朵颐顺便约会的情侣们。这样一来,我和我的同伴——沾满灰尘的蓝色小书包就会被情侣们包围,然后在情侣们的欢声笑语中自抱自泣。
不过提到火锅,我想起来网上流传过一则都市传说:
传说,中华美食帝国的餐饮界藏着这么一家特立独行的火锅店,这家店的服务细致入微,等号时有小食,顺便可以做美甲;那里的服务员会对每一位顾客都报以如沐春风般的关怀。比如:一人前行享用美食的时候,会在你面前的座椅上放上超~巨大的玩偶陪你共享美餐。
这家神奇的餐饮店,江湖人称——海底捞。
在和相关人士确定了这一传言的真实性之后,我打开美团,查了附近的海底捞。距离倒是不远,但等我到了地方之后,我绕了好一段时间才找到地方,结果就是去了之后发现那里排队的人已经**到隔壁店家了。
我有点想离开,但还是心存一丝侥幸,说不定排队的时间也没有那么久呢。于是我在问讯处排队,想了解一下一人桌还需要等多久。
前面排队的人虽然多,但都是一块过来的,他们凑在一起,队伍中每一波顾客都有一个超级热心的服务生帮忙点单,叫号。
除了我,可能是因为服务生小哥哥以为我是这两拨顾客中其中某一拨的,尽管我们并不相识。热闹是他们的,满面春风的服务生小哥哥、他们不需要的巨大玩偶也是他们的,而我却什么也没有(滑稽)。
我的存在感大抵已经低到连海底捞服务员都忽略的地步了吧。
匆忙逃离这不属于我的热闹地方,打开手机,却发现又一沙雕群友的留言:“一个人可以去吃日料啊。”
日料,顾名思义,大和民族制作的料理。我眼中的大和民族都自带孤独属性,在一个人吃饭这件事上,大和民族是我见过的,将这件事做到极致的民族。以前看某篇专栏上说,隔壁的日本人会在卫生间的隔间中吃饭。我看到这一说法的时候丝毫没觉得那里有不对劲,对于不愿意打扰别人的日本人来说,这种操作实在是太正常了。
脑子里传出“咚——咚——咚——”的声音,对于肉的需求居然已经让我开始产生幻觉了。下电梯的同时,我也在搜寻这座商场中的日料店,最后在地下一层,我找到一家日式拉面店,透过门口往店里望,独坐的位置非常多,特别适合独自出来转悠的人。
我走向门口的菜单,开始随便翻了起来。其实我对面条算不上有多么喜欢,只是今天身体本能的想吃点汤汤水水的东西,暖呼呼的汤面对肠胃很友好,尤其是人脆弱的时候,对汤面粥这类食物的好感度会蹭蹭涨好几个点。
“一拉下一马赛~”顺着声音望过去,原来是服务生小哥,虽然他脸上的痤疮提醒他最好去医院看看,他口中的日语和我平时看番时听到的日语差距还挺大的,巧的是,这个小哥是今天第一位和我说话的人。
“想来点什么?”粤普和鲁普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完全能从说话中得出:我是北方人,他是南方人这一结论。
我倒也不客气,因为我已经饿得快走不动了,从肚子里发出的声音直接就从喉咙里窜了出来:“请问,你们这边有没有肉比较多的菜色?”
只见服务生小哥娴熟地把菜单翻到了一个盛满叉烧的拉面上,看起来甚得我心。就是这儿了,我心想。服务生小哥带我进了店,给到了一杯柠檬水,橘黄的灯光当中,我翻着菜单,挑选着今晚的猎物。
翻着翻着,另一道面映入眼帘。那道面的面码上摆着叉烧、柠檬,有点南洋的风情。我拿出手机点单,点了这份面后,又点了两个串,一盘炸鸡,今晚的肉食盛宴就算是完成前奏了。
点完餐后,我就开始打量起身边的环境——这是我的一个重要习惯,其目的有二:一是放松警惕,二是偷摸观察身边的人。谁都有点窥私欲,虽然这么正大光明说出来怪怪的,但默默关注身旁不同人不同的行动,确实是我的一大乐趣。(兴许身边人们某些有趣的细节就会在观察中被我捕捉到,以后写在文章里)
店内的墙纸贴的大多是黑色,在日本,黑色亦是高贵的象征,犹记得《辉夜姬物语》当中,将牙齿涂得漆黑的辉夜姬,她的举止总是那样端庄,黑牙也正是她与平民区分开来的重要象征。不过我并不能接受这种把牙齿涂黑的奇怪日式审美啦,尽管那确实是人家的历史风俗。
如果只是黑色,未免过于单调,所以店内在装修上见到第二多的颜色是红色,似乎这种黑红的搭配会加快进食速度,餐桌上也贴着这么一个提醒:“十分钟之内是享用拉面的最佳时间”,种种小细节都提醒着食客们“早点吃完早点走”,这样就可以很快迎接第二批客人了。
耳熟能详的日文曲子,像什么前前前世啊,千与千寻主题曲啊,butter-fly啊……这家店的选曲大多数都能叫得出名字,非常地照顾大众。
我身后四点钟方向,有身穿汉服的小姐姐轻轻啜着勺子里的汤,就怕口红不小心弄掉了;我左手边是一个帅气的短发姑娘,一边用筷子将面条和汤汁搅拌在一起,一边看着手中的手机,脸上却看不清是什么表情。右手边是同性的两位男士,有说有笑的,他们分别点了自己的食物,还对这家店的菜品味道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正当我还在观察的时候,一位女服务员从我左侧的身后递上来了今天的第一道菜。
先行者:唐扬炸鸡
不得不称赞一下餐饮行业的细致,这几块炸鸡都是剔掉骨头的。
不过,就算是剔骨头的炸鸡,吃的时候也要万分小心。这种裹上薯片碎油炸的且已经无法再抢救一下的鸡肉,是有一定攻击性的。
比如,我在吃第三口炸鸡的时候,从上牙膛处传来了疼痛感——我被炸得发脆的薯片给划伤了。
这道炸鸡什么没加照烧酱、伍斯特酱油,也就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味道,天然去雕饰。不过和炸鸡一块上来的,还有一片切好的柠檬。从以前开始我就非常喜欢柠檬和油炸的搭配,这次我直接就把所有的柠檬汁都挤在了炸鸡块上,原本略有油腻的口感搭配着柠檬的香气,果然炸鸡和柠檬是天造的一对CP呀。
紧随其后:烧豚肉与烧鸟肉
上鸡肉下猪肉食物喜好这种东西比较主观,有人恨香菜,有人爱鱼腥草。我不是很喜欢口味很重的食物,太咸的食品吃起来会丢掉食材本身的味道,稍微清淡一点的食物虽然不下饭,但是很爽口。不过这不代表我一点辣都不吃,因为我以前在一个吃辣很厉害的地方上得大学,所以毕业后回山东,不知不觉的,周围人觉得很辣的食物,在我眼里都算不得什么了。
至于我眼前的烧串,说实在的,口感发柴了。
肉就要烤的外焦里嫩才好啊!发柴的肉怎么嚼都觉得会划伤食道吧!
嘛,不过这个烧串的酱料搭配的不错,我很喜欢这种带点甜丝丝味道的酱料,可以把食物自身的味道提起来,所以……
为什么这家店要把肉烤的这么柴啊!!!
主食:柠檬叉烧拉面,硬度软,少油
盼望着,盼望着,香气来了,拉面的脚步近了。
拉面端上桌的时候可以看到碗里的面码有叉烧,豆芽,海带,西蓝花和很大片的柠檬……
柠檬和西蓝花真的是碍眼啊……实物和菜单里的照片差距挺大的,菜单上的它看起来很勾引胃里的馋虫,而且少量的柠檬,照理说,会让拉面的口感更佳的丰富。但我是真的没想到原来食物的实体是这么个样子——看起来有点黑暗。
罢了罢了,自己点的菜,跪着也要吃完,万一口感上稍微好那么一点呢。我拿起勺子,先唱了一口汤,酸酸咸咸的,尚可接受;又把几根面条,几根豆芽,几条海带和一小块叉烧都夹进勺子里,这样就做成了迷你拉面。
这一招是从《辉夜大小姐》里的藤原书记那儿学来的,一口下去,就可以尝到整碗拉面的味道(实际上并不能,碍事儿的西蓝花太大了,碍事儿的柠檬只是个香料)。
一口迷你拉面下去,什么样的香气都在舌尖上打转。面条吸了少许汤汁之后吃起来软软的,豆芽菜脆脆的,还有那一小块烤的正好的叉烧,迷你拉面虽然在吃法上比较少女,但味道撮合成的交响曲实在是太棒了。
不过我记得我挑的面条硬度为软……
我这才发现自己失策了,软绵绵的迷你拉面,如果超时间不吃完的话,面条就会因为吸满汤汁而变得口感超级差。所以在吃完那勺迷你拉面后,后面的面条我已非常快的速度吃完了,而且因为之前吃了炸鸡和烧串的缘故,吃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些到极限了。
这个时候我定睛一看,我的前方出现了一瓶名为“蒜粉”的东西。
这碗清汤拉面,虽然骨汤浓郁,但没有酱油,没有油盐,最后吃起来未免过于寡淡。所以蒜粉的出现,真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
加了很多的蒜粉之后,这碗拉面就仿佛是启动了超级变换形态一般,整碗面的口感,味道,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一口清水,一餐完了,离开了拉面店,我走上了回家的路。
仍是不尽兴,少了餐后的甜点。菜单里并没有日式和果子,这算是这家拉面店设置菜单中最大的败笔吧。
为了完成完整的一餐,最后的最后,我来到家门口的糖水店,点了一大杯奇异果果茶,慢悠悠的喝完了。
只是回到住处之后,我还是忘不掉最开始那家人满为患的海底捞。
仔细想想,也许海底捞并不适合一个人吃,兴许以后这个系列名字变成“两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时候,海底捞的特辑,才会和大家见面了……
干杯,然后晚安~
啊,不好意思啊各位读者,忘记自我介绍了,虽然我用着这个账号发文,但我并不是大米来着,算是大米笔下创造的独立人物吧。
具体情况暂时不大好回答大家,目前可以透露的信息是:我叫马城,以后多指教咯。
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儿,我也不晓得,走一步算一步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