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当我们折腾魔王勇者时,我们在期待什么:《打工吧,魔王大人!》简评(3)

小说中的各类对象(主要是人物,还有组织、势力、社群和一些社会经济基础)之间会发生各种互动,藉由已经发生过的互动,或者是未来必然发生互动的充分的可能性,相互连接形成不同的关系。——就像是「小明喜欢小红」、「小红喜欢小明」、「小明讨厌小红」、「小红杀过小明的妈」、「小明炸过学校」、「小明仇恨人类」等等,这个关系在小说之中反复搭建,构成了小说情节真正的骨架。不管你的文笔怎么好或坏,你写出了怎样的世界风情,插画的奶子到底有多大,都只能成为一个传播上的钩子或是故事粉丝的粘合剂,而只有关系骨架的独特性才能支撑起故事的独特性,更进一步地,往文学上讲,支撑起复杂问题的讨论,往商业上讲,引起普罗大众长久的讨论和兴趣。
回到魔王勇者题材,勇者和魔王的战斗之所以如此长久地为人所热衷,理由其实刚才已经说过了,“正邪人格化对立”实在太有魅力了,用上一段的拓扑学话术来讲,魔王勇者的基础结构的可改造性太好了。
魔王勇者故事的主干是什么?当然是勇者打魔王。勇者代表什么理念?正义;魔王代表什么理念?邪恶。勇者站在什么立场?王国及其普罗大众;魔王站在什么立场?混沌的百鬼夜行——我们发现小说作者可以轻易地把他的重点放在这个结构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可以任意地进行置换,扩展。
凡是引起话题的魔王勇者新作,除非奶子真的是太大了,否则大多都是如此。
上图橙框中说明所表示的是最朴素的魔王勇者结构,主角是正义的勇者,我们就是要打败魔王,为什么要打败魔王?因为魔王是邪恶的要毁灭世界,但是为什么魔王是邪恶的呢?朴素的RPG魔王勇者结构只负责给你一个打架的理由,一开始并不负责讨论这个。这一点交给了后来的新世代魔王勇者游戏,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说漫画。
作为调整魔勇结构的实例,一个常见的伎俩是在族群层进行操作,将人类和异族混同或合并,玩一玩敌我同源论。一旦“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再成立,那么魔王勇者为何还要争斗?一种方向是着眼于上一层的政治斗争,进行复杂的阴谋论构筑;另一个方向是反向操作,用不同角色的理念冲突来将故事的重点着眼于理念层:究竟什么才是人类,什么才是怪物?决定正义与邪恶的到底是种族还是人心?《假面骑士555》就属此中的佼佼者,至于敏鬼在这个议题上给出的答案嘛……太小家子气了,不说也罢。
当然以上伎俩如今也属于小儿科了,到了现在,用敌我同源的基础设定来玩争斗阴谋论也慢慢成为了被玩烂的梗,除了假右翼真无产阶级漫画家谏山创同志(×)之外,滥用这一招的大部分还是扑街的多。当然《巨人》之所以那么牛逼,是因为它在这个基础上对整个对抗结构做了更多远远超出上图所能描述的改造构筑,在此不做赘述。
而《打魔》的开局虽然比不上《巨人》,它的新意,在那个时期,也还是远远超过前述两种烂梗的。
《打工吧,魔王大人!》这本书的开头,牛逼就牛逼在它以将魔王勇者丢进“没有魔力”的地球,把理念层、政治层、族群层全都抛进了幕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