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薛宝钗的蘅芜苑又冷又空,处处透着她的生活情趣和处世哲学(2)

2023-04-03红楼梦薛宝钗 来源:百合文库
蘅芜苑除了叫不上名的各种香草,其整体格局,也通过贾政的观察,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展现。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
这抄手游廊的设计与黛玉潇湘馆曲折游廊的设计如出一辙,既方便雨雪天行走,又便于观赏园中景致,是古代园林建筑的一大特色。
三十回里,端午前夕,因落了雨,宝玉又不在家,袭人等人正是把各类家禽野鹤等赶到院内,她们在游廊上自在嬉笑,想像一下这场景,也是美不胜收的。
从贾政的观察我们还能看出,与黛玉的潇湘馆合着地步打就不同,宝钗的蘅芜苑是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可以说是非常宽敞阔气的豪居了。
贾政说在蘅芜苑煮茶操琴,不用再焚香,因为草香足矣,这种香可以说是一年四季持续的。这一点在贾母带刘姥姥去蘅芜苑参观时,曹公也再次点明,且暗示了宝钗之冷香。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贾母带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时,是秋季,所以蘅芜苑内的各种奇草都结了种子的,这些挂了果的香草不仅没有枯萎,反而在萧索的秋天的映衬下,更加苍翠。宝玉关于蘅芜苑的诗里也曾写道:……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宝玉在元春省亲时写这首诗,属于冬季,与贾母眼中的蘅芜苑秋景,先后都用了一个“冷”和“香”字,曹公意在暗示宝钗所吃的冷香丸,而我们细思,宝钗其人,又何尝不是一位冷香美人呢?
整体来看蘅芜苑的建筑格局,不免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虽然蘅芜苑看上去豪华大气,但其实院内除了山石和异草这些冰冷之物,再无一株花木,更无任何鸟兽家禽,可以说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生机,给人一种阴冷之感。
因此贾母一行在靠近蘅芜苑时,曹公还有一段对其周围环境的描写,更衬托出了蘅芜苑的凄冷和寂寥,“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更助秋情。”
“阴森透骨”四个字,写尽了蘅芜苑的冷,也暗示了宝钗为人之冷,这也是其处世哲学的核心。宝钗的冷,不全是冷漠,更多地是其看透世事人心的沉稳、成熟和冷静,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喜怒不形于色,冷静理智地处理。
比如金钏儿死亡,宝钗一边安慰王夫人,一边拿出了自己的刚做的几套衣服;无意间听到坠儿与小红谈话,她能在关键时刻,非常淡定从容地化解危机,使出金蝉脱壳之计;黛玉几次公开场合怼她,她也并无怒色,更没有还击……这些正是宝冷静的处世哲学。
宝钗的另一个冷,则表现在她对自我本性的压抑,这一点通过其房内摆设展露无遗,甚至引出了贾母的一顿“批评”。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