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里这个富贵双全的老太太,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2023-04-26红楼梦贾母 来源:百合文库

红楼梦中的贾母无疑是全书的关键角色,她有时是代表着封建家族的背景,影响着大观园中少男少女的悲欢,有时又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她的过往和心思。宝钗赞过:“凭凤丫头再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窃以为并非溢美之词。
一、富贵双全的史家千金
网上有个热门提问:“见过世面的女孩子是什么样的?”私以为史太君是最理想的范例。她出身“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吃穿用度之优渥自不必言。但是要把“富贵”两个字占全,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先来说“富”。富分几种,有一夜暴发放纵银钱之富,也有根基牢固奢而不露之富。《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无疑都是当时豪富大族,且看曹公透过黛玉的眼写贾府二老爷屋里的陈设:“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一段话连用三个“半旧”,由不得让人细细推敲难道贾府这么快就落出青黄不接的光景了?其实仔细看去,正是这“半旧”的味道才显出贾府的奢华气象。且不说这些半旧物件的价值几何,就是这用旧的装饰,在暴发之家怎能见到?在这精妙的两个字里,已是沉淀了贾府的多年繁华。
史太君也正是在与贾府不相上下的史家成长起来的,她对物质的要求已经习为常地与身份地位结合在一起,是等闲人家拿银钱砸不起的骄矜。从书中种种对老祖宗衣食住行的描写,我们已经可以窥得一二,不过正面来表现的是两宴大观园一回。
如果用最少的字来形容贾母之“富”,那便是“软烟罗”了罢。这一匹“颜色又鲜,纱又轻软”连经多了东西的凤姐都不识得的纱罗,实际上勾画出一个从小衣着富丽、对服饰纱料有着大眼界和独到审美的史太君的形象。
不仅对纱罗种类如数家珍,贾母还对每一种的颜色及其适用的搭配驾轻就熟,令人慨叹。不只服色,贾母送给薛宝钗的那三件摆设:“石头盆景儿”“纱桌屏”和“墨烟冻石鼎”,也能看出在“收拾屋子”上,老祖宗的眼光也很毒,珍藏的古董玩器更是不少。可见所谓富,不只是经济上的宽裕,还有那不可计量的丰饶物质堆出来的眼界和挑剔。
富尚可好说,只需财富的几代积累,但要做到“贵”并非易事。第五十四回新春节下家宴,贾母命小戏子只用琴箫伴奏演“寻梦”,在座皆以为新奇雅致。引出了贾母一番评论:
“只是像方才西楼‘楚江情’一支,多有小生吹箫合的。这大套的实在少。这也在主人讲究不讲究罢了。这算什么出奇。”指湘云道:“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记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众人都道:“这更难得了。”
一番话体现了史家的风雅讲究的文艺审美。可见,有这样“讲究”的父辈,史家千金的文艺情操更是不同凡响。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史太君的审美标准不是妙玉般的清高,也比黛玉的书卷墨香更具人情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