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被打回原形的风险投资人|真实故事

2023-04-27 来源:百合文库

啪!一记耳光扇在熟睡的阿奋脸上。
“呼噜打这么响,还让不让人睡!”妻子阿溪的燥郁症又犯了。阿奋猛然惊醒,闷声胡乱裹好衣服,一溜小跑逃进地库的奥迪A4里避难:
“自从丢了金饭碗,把家里财务状况搞砸…唉,贫贱夫妻百事哀啊!”
丢掉风险投资经理的工作已经一年半了。年届三十八岁,阿奋的状态每况愈下,常年憋尿导致的尿路感染的老毛病一直没治利索。长期不运动身材越发虚胖,添了打呼噜的新毛病。祸不单行,他怀疑自己可能还得了“言语刺激型精神障碍”。有些关键词他很抗拒,听不得看不得,比如他最忌讳别人问自己“最近怎么样?”一旦听到,仿佛百爪挠心,呼吸都要暂停。
“奋总,最近怎么样啊?”情绪低沉时,好死不死收到前同事的微信,感觉胸口发胀,喘不过气。
“几乎所有问候的潜台词都是在掂量你当下混得如何。”
阿奋领悟到这层意思后,要么当没看见不回复,要么没好气回一句:
“还没死呢。”
仅仅两年前,除了顽疾尿路感染外,阿奋的状态完全是另一番天地。那时他有一个熠熠生辉的头衔:风险投资人。
2011年,放弃了金融事业单位的铁饭碗,阿奋应老同事之邀,加盟一家新设立的外资风险投资机构,担任投资经理。
那年月好似三国鼎立之前的乱世中原,有路子没路子野路子的,这二代那二代的,一窝蜂杀进风投一试身手。阿奋的办公室在长安街某甲级写字楼里,与众多超重量级机构为邻,氛围高大上得令人心潮澎湃。当时圈内流行的说法是“风投最接近造富的本质。”
“收入比铁饭碗翻了好几倍。每天说的话也翻了好几倍。”
作为投资经理,阿奋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停歇地沟通,与同事、创始人、同行沟通…他简历里的自我定位是People Person,擅于与人打交道能来事儿。然而长年累月一屁股坐下几小时专注沟通,对尿意的敏感性下降,憋尿时间越来越长,尿路感染很快就找上了他。但与想象中潜在的回报比,阿奋觉得这点健康代价不算事,庆幸自己挤入了一条创富快车道。
刚入行第二年,IPO被证监会暂停,众多投资机构握有的股份无法兑现,退出通道受阻,加之募资困难,不得不歇菜。这是风投行业的第一次低谷。有人开始质疑在中国玩风投是不是早了点,市面上原本跃跃欲试者开始观望形势。但阿奋的公司是少数几乎没有募资压力的幸运儿,因为资金大头来自国外一家著名的游戏商,他们可以专心聚焦在中国市场的项目筛选上。
但折腾了两年多,来回接触、调研、参与了几个项目,包括社交平台、公众号营销、O2O…除了某个当年有点影响力的社交软件有后续名堂,其他项目基本都在B轮后戛然而止。合伙人对投资经理们变了脸色:
“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和我们同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风投大多有服众的业绩。”阿奋待着有点难受了,琢磨着跳槽。
恰逢那时经过了上一轮洗牌,风投行业正在出现复苏迹象。互联网行业周期性下挫被认为是瑕不掩瑜,市场尚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新机构争先恐后成立。仅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就有两万多家,个体户面貌的项目掮客、天使投资人更是不计其数,看好风投业是真实的群体情绪。阿奋这样有几年实操经验的投资经理跳槽不难。在一个投资大佬推荐下,幸运再次降临,阿奋进了另一家知名外资风投,职级照旧,工资涨了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