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新式海军实验:丘沙级鱼雷艇

转载来自本人的知乎文章,允许随意转载,但不能以任何形式曲解 //230年代,东大岛渐渐发现自己对大陆的威胁能力已经不及以往:大型军舰受原材料和资金的限制难以大量建造,中型舰艇则在数量上不及佐尼夫拉西海军;至于东岸,鲁夫森海军——克米尔的继承者,通常被东大岛贬低为海盗——也开始袭扰东部岛链沿岸,东大岛意识到现有格局将发生改变:佐尼夫拉西的兹里泽斯级鱼雷艇,搭载了强大的鱼雷,对东大岛海军造成了严重威胁。就算东大岛用全部工业能力建造大型舰艇,也不够一场战役的消耗。为此,东大岛决定学习佐尼夫拉西海军,自行建造一型鱼雷艇,作为主力舰队的补充。
由于匆忙上马,东大岛的鱼雷研发进度并不是十分顺利:到底没整明白鱼雷怎样克服水阻前进,因而只能将其直径限制在两寸(244mm),这极大限制了其威力,射程上也不及佐海军。但尽管如此,东大岛海军仍是若珍宝,设计完成后大量建造。最终,该艇计划建造数量达到50艘。
该艇吨位在那个年代是最小的,武装也极为孱弱:艏艉各1门0.1寸机枪、一座鱼雷发射管,便是全部装备。她甚至没有太厚的装甲,抗损能力极差,甚至在航速上也不及科斯蒂洛级炮艇。尽管如此不堪,东大岛还是将她作为前线警戒,随时在港口外游弋着:受限于其续航能力和脆弱的抗风浪能力,她甚至不能出远海。
232年,东大岛与佐尼夫拉西发生冲突。一次海战中,东大岛将数艘丘沙级鱼雷艇挂载于巡洋舰两侧,以巡洋舰高速抵近后释放鱼雷艇发动雷击。这次袭击最终被认为是失败的——不仅鱼雷艇,连执行任务的阿伏捷级巡洋舰也被击沉了一艘,而目标舰,佐海军西修留山级巡洋舰则只是大量进水,甚至还被拖回了港口。但东大岛海军部还是注意到了这种小艇的巨大潜力,因而没有放弃该计划。随后数年,丘沙级鱼雷艇随各型巡洋舰参与了多次舰队作战,低廉的造价使其非常容易补充。该级艇的最终建造数量高达百余艘,其中三分之二在战争中损失,另有至少16艘在风暴等恶劣环境中损坏或失踪;由于远落后于时代,绝大部分丘沙级鱼雷艇在240年代便已退役。
232年海战以东大岛最终获得东部海域制海权宣告结束。但对比来看,佐尼夫拉西海军仍保有较强实力,而东大岛海军已经耗尽了其战略力量储备——几乎所有参与海战的舰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佐海军更为庞大的舰艇储备,佐海军一鼓作气歼灭东大岛海军似乎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巧就巧在这里——232年,佐尼夫拉西摄政王凯列文·波利耶夫退位,佐尼夫拉西进入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导致佐海军只能在港里咸鱼;233年凯列文·波利耶夫重新上台后,她又将战略重心转向陆军,海军出勤率大大降低,佐海军常常消极避战——促使东大岛一步步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制海权。
丘沙级, 东大岛 鱼雷艇 下水 1888
排水量:
67 吨 空载; 69 吨 标准; 72 吨 正常; 75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