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橙色海 【文笔篇07】节奏(2)

比如你写:这个女孩的身影像是飞起的大雁一样美丽,水里游动的蛟龙一样婉约。容貌像是秋天阳光下的菊花,体态像是春风中的青松。
这段话虽然挺长的,但是读者读起来没有困难。很快也就读完了。
要是你直接扔一句: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读者可能反而会卡住。
更别提后面写着: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你读啊,没有古文基础的人能读多快?你还记得语文课上令人颤抖的古文吗?一篇逍遥游要学多久?如果翻译成现代文,我们几分钟就看完了。但是如果用了古文来写,就让人想死。
阅读音长,表示的是读者阅读你写的东西,要花多少时间。涉及的是读者对你使用的字和词的接受速度。
如果你使用了很多生僻字,用了很多读者不熟悉的方言,成语,俗语之类的东西。那就会造成阅读障碍,拖长时间。没耐心的读者就会弃坑。
但太容易阅读了,读者阅读速度很快,又会觉得你写得水。这还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总而言之,越直白,浅显,具体的东西,阅读音长就会越短。
越是生僻,深奥,抽象的文字,阅读音长就会更长。这里提一句,生僻,深奥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大部分人对抽象的词的接受速度,也比对具体的词的接受速度要慢。这个需要稍微注意一下。
第三种音长,叫做理解音长。也就是读者读完了,要理解所用的时间。
这个和阅读音长听起来好像很像。但其实是不一样的。
比如上面那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虽然读起来很难读,但读完的瞬间,你就能知道它是在描写一个女孩子很漂亮。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
但如果你写的是权谋,一些战术,战略,战法。或者侦探小说里的推理过程。那即使你用很直白的语言讲,读者看完了,可能也还是没看懂。这就是理解音长太长的问题。(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在人物对话有很多潜台词,很多引申意思的地方。)
对比来说的话,如果阅读音长太长,出现的情况是“这个字我不认识,这个字,这个成语我不知道什么意思。”
如果理解音长太长,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合在一起我就看不懂了。”这就意味着这段文字的信息量过大了。一般来说,信息量越大,理解音长就越长。信息量越少,理解音长就越短。
比如你写了很长一段话,都是场景描写,非常生动的描写了一个景物。这种情况是没什么理解障碍的,能很快被理解。但是你如果写了一些非常难懂的东西……
比如来一段狭义相对论?
一切的惯性参考系都是平权的,即物理规律的形式在任何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这意味着物理规律对于一位静止在实验室里的观察者和一个相对于实验室高速匀速运动着的电子是相同的。
里面哪个字你不懂?
惯性不懂?参考系不懂?平权不懂?物理规律不懂?相同不懂?静止不动?实验室里的观察者不懂?高速不懂?匀速不懂?电子不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