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关于故事创作理论的拙见

2023-04-02理论故事创作 来源:百合文库
知乎上有人是这么说的:美国漫威故事是设定为剧情服务,而中国故事则大多是剧情为设定服务。
所以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美国的剧情拥有更强的张力但是设定稀烂,人物的行为和剧情的走向往往会违背之前的设定。反观中国的作品就有较强的逻辑性,即便连网文小说都有严密的升级路线。
这种说法,是合理的吗?在这里我有一些思考想和大家分享一二。
谁服务谁,好像这种提法已经在我们的脑子里非常普遍,稍微有一点艺术鉴赏能力的,就能开口评价一部作品是谁服务谁。比如现在随便说几个,大刘的科幻作品是人物服务剧情,而日轻则主要是剧情服务人物,毕竟媚宅嘛。
以上的评价,并不是我说的,而是大部分人共同的提法,我也就拿来做公理的依据,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可以交流。
但是我最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提法对于故事本身真的有意义吗?
最了解一个故事的人无疑是创作故事的那个人,在你创作一个故事之前,你首先会进行一个设定,这个设定显然应当包含故事的中心。
也就是故事的主旨,那些真正令人感觉有趣的地方,比如新奇和激烈的矛盾等等,这一堆复合物组成了故事的中心,而它们显然属于设定。
没有哪个好的故事是不围绕自己的中心而写的,就连散文都知道形散而意不散。也就是说所有故事的正确创作方法都应当是为设定而服务。
我为什么要将故事的中心归为设定?之前不是已经提到了知乎的说法,漫威是剧情为设定服务的吗?但这句话之中就藏着两个迷惑性的信息。
第一,剧情和设定是什么关系?
第二,剧情和设定是等同地位的吗?
显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剧情是千变万化的,你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剧情,而它们始终都在遵循某些物理规则和社会规则,这些规则显然就是设定,而且属于核心设定。
即便是千变万化的剧情,背后也始终有不变的东西,那才是创作者的依仗,人的思维方式是从不变的东西到变化的东西,没有人能做到从无数剧情中胡乱拼凑最后形成一个完整又有趣的故事。
所以所有的故事实际的本质都是在为设定服务,在为那个不变的东西服务。只是有些设定很重要,不能随便改动,而有些设定,没那么重要,可以根据剧情适当改动。
纵观漫威的做法,他们通常是将人物的设定弄得模棱两可,不做强行的规定和限制。而在充满张力的故事背后,支撑起来的显然不是人物能力的设定,而是人物之间矛盾的设定。
换句话说,相比起设定中人物的能力,他们更在乎的是设定中人物的矛盾,只有矛盾才能让剧情充满张力,只有矛盾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试问,人物的矛盾属不属于人物的设定?哪个故事的创作者在设定人物时会不设定他的矛盾和个性?
经过这个分析,显然,美国的漫威根本不是不在意设定,而是他们的设定更为广义化,而知乎上的提法则带着民族上的偏见,仿佛美国佬的性格就该追求刺激,天生没中国人有逻辑性似的。
猜你喜欢